中医三法综合治疗鼻炎
吴童
据相关统计,我国不同程度的鼻炎患者已达到3亿人,相当于每4人就有1个患有鼻炎。
鼻炎是一种什么病?
鼻炎是指鼻腔的炎症反应,主要是病毒、细菌、刺激性因素、药物、全身疾病在鼻腔内的反应。
鼻炎有什么表现?
症状:集中在鼻部,如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嗅觉下降、说话有鼻音等,多数人还伴有头痛头昏、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并发症:解剖上耳鼻喉相通,因此也可以诱发鼻窦炎、咽炎、喉炎、哮喘、中耳炎等。
鼻炎是怎样引起的?
气候变化:骤热骤冷时,易使鼻粘膜受到刺激。
环境因素:大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鼻子邻近器管病变:如扁桃体炎、咽炎、腺样体炎等。
滥用药物:如长期使用滴鼻净或服用降压药等。
全身因素:许多全身慢性病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结核、心肝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
不良习惯:如抠挖鼻孔,拔鼻毛等。
中医如何看鼻炎?
中医一般把鼻炎称为鼻渊、鼻鼽、鼽嚏或鼻窒。由脾气呆滞,肺遇寒邪,阳气不足、阳气郁滞诸因引起,并与气候寒冷、尘螨、花粉等诱发因素相关。
《黄帝内经》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由此可见,寒凉饮食不仅伤脾胃,也会循经到肺,从而导致肺中寒湿重,而肺开窍于鼻,肺寒重的人,就容易引发鼻炎。其次,肺合皮毛,外感风寒也会导致寒邪由体表入肺,导致肺寒湿偏重,这也是感冒后鼻炎会加重的原因。
鼻炎如何治疗?
根据多年特色门诊临床研究,总结出三种有效的疗法进行综合性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中药鼻腔冲洗
中药鼻腔冲洗选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其科研思路来源于银翘散,根据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与西药鼻腔冲洗相比,效果显著,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鼻腔冲洗操作流程
滑动解锁
1
抽取生理盐水稀释双黄连冻干粉。
2
抽取稀释后的冻干粉重新注入药瓶。
3
鼻腔冲洗头替换输液管针头。
4
稍微放开输液器阀门,冲洗液以低速流入,注意避免产生鼻腔刺激。
5
水平向前低头,张口呼吸;对侧鼻孔流出液以能分出珠滴为佳,过快影响治疗效果;洗毕,头向前倾,让鼻腔内残余盐水排出,然后一侧一侧地分别轻轻挤压鼻,以助排净。
2
内服法
临床上中药内服治疗鼻炎思路来自翘荷汤,此方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秋燥》,吴瑭称此方为“辛凉法”,临床上由郁火内伏于肺经,燥热引动而发作的鼻炎,鼻窍不利,喷嚏作响,涕清频作,则可在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口渴热重者加黄芩、石膏清肺胃之热,鼻塞涕多加麻黄、细辛、苍耳子通鼻止涕,兼血热者加生地、丹皮、赤芍凉血。
3
针灸治疗
如印堂穴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之上,可推动督脉的气血运行,针刺印堂穴可以起到清头明目、宣通鼻窍的功效,故有“眉心印堂若丹田,通鼻开窍治鼻炎”一说。也可选用迎香、合谷等穴。
典型病案
①魏某,男,15岁,鼻炎史2年,鼻塞,流涕,反复发作,舌红苔白,脉细。诊为鼻渊。
即予黄芩10g,生地8g,连翘10g,金银花10g,辛夷10g,白芷10g,白花蛇舌草10g,枳实8g,桂枝6g,白芍8g,甘草6g。6付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剂。
并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洗鼻,针刺印堂穴宣通鼻窍。洗鼻针刺后自述症状缓解,鼻腔可通气。
②曾某,女,15岁,鼻炎史3年,反复发作,喷嚏时作,流鼻涕,舌红苔白,脉数。诊为鼻渊。
即予黄芩10g,生地8g,连翘10g,贯众10g,麦冬8g,辛夷10g,白芷10g,当归8g,桂枝6g,白芍10g,佩兰10g,皂角刺10g,蚕砂10g,枳实8g,浙贝母15g,甘草6g。6付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剂。
并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洗鼻,清除分泌物后鼻塞有所减轻。针刺印堂穴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嘱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自述服药后涕止气通,予原方再进六付以巩固疗效。
③一患者年龄尚幼,无法接受洗鼻针刺,便嘱家长用全蝎膏涂于鼻孔外周,后述效果显著。
预防鼻炎怎么做?
*注意保暖。
*锻炼身体。
*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酒,忌生冷食物。
*远离致敏源:如工业废气、动物皮毛、花粉、致敏性食物(如虾、蟹、贝壳类海产)、尘蹒等。
*注意鼻腔清洁,经常清洗鼻腔。
*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避免局部长期使用麻黄素滴鼻,以免造成“药物性鼻炎”。
*自我按摩:两手合掌并上下搓擦,等手掌双侧鱼际肌微微发热后,揉搓两侧鼻旁;早晚进行1次自我按摩,每次来回搓鼻50下。
作者简介
吴童: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福建站点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分会副会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校友会荣誉会长;多次赴香港浸会大学、马来西亚、台湾、澳门等地讲学。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病、中风、糖尿病、失眠、头痛、耳鸣、颈椎病、脊柱类疾病、各类痛症、痛风、风湿类疾病、痤疮、皮疹、鼻炎及各类疑难杂症。
坐诊地点1:
福建中医药医院二楼国医堂(福州市闽侯上街国宾大道号)
坐诊时间:
周日上午8:00-12:00
周四下午14:30-17:30
坐诊地点2: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州市五四路号)
坐诊时间:
周三、周六上午8:00-12:00
坐诊地点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国医堂(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号)
坐诊时间:
周五上午8:00-12:00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