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癌症及癌症治疗文章,没有之一每个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读前申明:

这是迄今最好的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

你一定得认真细读,

读完后,请转发,让更多的人学习,

说不定,你的好学就能帮上别人!

年10月1日,美国科学家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因在癌症免疫疗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癌症免疫疗法”是什么东东,竟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今天,我就想谈谈这个事情。

癌症常识1:什么是癌症?

我们常常把肿瘤与癌症混为一谈,认为肿瘤就是癌症、癌症就是肿瘤,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肿瘤的关键词是“固体”,癌症的属性是“恶性”,所以恶性固体肿瘤就是癌症,血液癌症不是肿瘤,良性肿瘤不是癌症。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

癌症=恶性肿瘤+血癌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良性癌症=说错了

▲癌症发病率排名前二十的国家

癌症常识2:是什么导致了癌症?

你认为中国癌症发病率在全球排名多少位?

他给出了四个答案:

A:1—10B:11—30

C:31—50D:50以上

大部分听众选择了A。但正确答案其实是D。更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排名前二十的国家,竟然大部分都是欧美国家。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癌症发病率排名竟然都在50开外。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从癌症发生的原因说起。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答案是——基因突变。

我们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和癌症直接相关的大概有多个,这些基因中突变一个或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非常高。李治中总结了一个公式:

癌症发生概率(p)=细胞分裂次数(a)×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b)×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c)。

在这个公式中,c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a和b。也就是说,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就越可能引发基因突变。每次分裂的数目越多,就越可能引发基因突变。

▲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后,癌症发病率就呈指数性地上升

引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物理致癌,例如紫外线。比如化学致癌,例如砷污染。比如生物致癌,例如病毒感染。但最普遍最常见的因素是——老龄化。为什么癌症发病率排名前二十的国家多是欧美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寿命长。根据李治中总结的公式可知:一是寿命越长,细胞需要分裂更新的次数就越多。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概率就越大。二是寿命越长,人体器官受到损伤的次数就越多。器官受损次数越多,细胞需要分裂修复的次数就越多。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说,

癌症是个不折不扣的“富贵病”,

多数癌症都是“富人癌”。

中国近年各类癌症发病率都在提高,

就是因为经济等各种条件越来越好,

我们的寿命越来越长。

癌症常识3:癌症是怎样致命的?

癌症是怎么要人命的?李治中教授是这样说的:“没有确定答案。但是大致说起来,往往和器官衰竭有关,或是某一器官衰竭,或是系统性衰竭。肿瘤,不论是否恶性是否转移,过度生长都会压迫关键器官,比如脑瘤会压迫重要神经导致死亡。比如肺癌生长会填充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氧气交换能力大大降低,最后让肺功能衰竭而亡……”癌症如果转移出去,那危险性就更大了。“转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地方,比如脑、肺、骨、肝,这些器官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做手术时往往很保守。比如乳腺癌若转移到肺部或脑部,基本就很难治疗了,因为不能把肺或大脑全部摘除了。”

癌症之所以会要人性命,

就是让人的器官衰竭或系统衰竭了。

癌症常识4:关于癌症的三大谣言

第一个——纯天然无公害。

“很多人都觉得天然的东西好,而人工的东西都不好。但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不知道马兜铃酸是什么,其实它是一种化合物。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是一名女性莫名奇妙出现了急性肾衰竭,一问才发现她在吃一种中草药减肥,而这种中草药就含有马兜铃酸。这种马兜铃酸,能够直接刺激基因突变。在现有已知化合物里,马兜铃酸是最能引起基因突变的物质之一。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特别多,很多人为了保肝,就去吃一些中草药,结果这个中草药正好含有马兜铃酸,于是保肝反而成了伤肝。最近一些研究发现,中国很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携带着这样的马兜铃酸突变。”

所以,少信一点“吃什么食物可防癌”。

第二个——去医院死得更快。

“前段时间,一个90后演员得了淋巴瘤。医院正规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但她听信了周围人的谣传,医院,而是去求山东农村一个老神医。老神医用火罐、针灸帮她治癌,结果,她很快就不行了。医院抢救的时候,医院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最遗憾的是什么呢?她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拔火罐和针灸时造成的严重感染。她得了淋巴癌以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很弱了,结果拔火罐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血管破裂后极容易被感染。医院时拍的照片,手都是黑的,非常痛苦。”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什么神医。

第三个——酸性体质致癌。

“正常的血液PH值是7.35到7.45。于是有人会告诉你,你从健康到亚健康就是酸了,到疾病到死亡就是酸+、酸++,越酸就死得越快。你要是不信,我给你PH值试纸,你连续三天早上起来测自己唾液,如果低于7的话,你就是酸性体质。你一测,就上当了。因为唾液正常的PH值是6.8到7.1,所以你只要测,就一定是酸性体质。很多人测完以后就吓傻了,于是就赶紧去买排酸产品……”酸性体质是个很奇葩的理论,咱们中医没有这个理论,西医也没有这个理论,那为什么它会出现呢?你懂的——骗子的发明。

所以,不要相信什么酸性致癌。

如果血液真的酸了,

你人早就挂了,

根本轮不到得癌。

想骗你的钱才是真的。

▲五大“穷人癌”

癌症常识5:吃出来的“穷人癌”

请先看看上面这张图。

这是世卫组织的“世界癌症报告”。在最后一项“所有癌症”一栏,我们可以看到“每10万人癌症发病率”,发达国家是“.6”,发展中国家是“.3”,几乎相差了一倍。所以说,多数癌症其实是“富人癌”。但也有一些例外,请看红线框起来的部分,这五种癌症,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所以这五种癌被称为“穷人癌”。中国这五类癌症发病率非常高,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穷人癌”病人。为什么呢?

因为穷人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饮食生活习惯,

一个是病毒细菌感染。”

比如胃癌。中国胃癌病人为什么这么多?因为中国没有实行分餐制。大家的筷子、勺子,都在菜里汤里搅来搅去,幽门螺杆菌就通过‘口口’相传了。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提高3—12倍胃癌发病率。中国70%以上的成年人都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这在欧美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咱们胃癌发病率很高。”

比如肺癌。肺癌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杀手。中国只占世界1/5的人口,但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为什么呢?因为全球1/3的吸烟人口在中国。”吸烟会导致肺部受损,受损次数越多,细胞分裂修复的次数就越多,产生基本突变的概率就越大。

比如食道癌,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食道癌患者?因为中国人有个恶习,叫趁热喝。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趁热喝,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温度过高的食物,会烫伤食道黏膜。细胞分裂修复黏膜的次数越多,就容易引发基因突变。现在世卫组织已经把65度以上的饮品定义为致癌物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癌症常识6:预防是上策

上面这张图,是美国80年来的肺癌死亡率曲线图。从年到年,美国癌症死亡率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可是年之后,美国癌症死亡率变成了一条陡峭的下降曲线。发生了什么?是美国人身体素质变好了,还是美国治癌技术大幅提高了?

都不是。

李治中教授说——因为美国推出了禁烟法令。“抽烟的人大幅减少了。”再举一个例子。鼻咽癌这种癌症,在广东周边发病率奇高。这是为什么呢?李治中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咸鱼和其它腌制食物是重要诱因,而这些都是广东附近的家常菜。吃咸鱼容易感染EBV病毒。不是说感染EBV病毒就会导致鼻咽癌,但几乎所有鼻咽癌细胞都被EBV感染过。华南地区的人移民到美国等地之后,其后代鼻咽癌发生率就开始显著下降。”

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例子呢?因为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

很多癌症、特别是穷人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不抽烟不喝酒,

少吃辛辣食物,

少吃滚烫食物,

少吃过咸食物,

少吃腌制食物,

多补膳食纤维,

远离环境污染,

坚持锻炼身体。

现在5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癌症常识7:筛查是中策

为什么筛查这么重要呢?“癌症发现得早的话,通常都是不致命的。”举一个例子。以前,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非常高,但最近二三十年,其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大幅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普及了筛查。”美国推出了免费肠镜筛查政策,让50到75岁的人,去医院进行免费的肠镜筛查。为什么肠镜筛查这么有效呢?

“因为癌症的发生一般需要多年时间酝酿,

如果你能在这个酝酿时间内提前发现它,

它就是一个良性的肿瘤,

切掉以后就治愈了。”

关于癌症筛查这一块,中国政府的推广做得很不够,大部分中国人也没有这个意识。这几年,很多医疗机构开始推广一滴血查所有癌症,关于“一滴血查癌症”,李治中教授是这样说的:“一滴血查所有癌症,不能说它完全虚假,但至少是过度宣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种筛查方式针对的就是一种癌症类型。”

癌症常识8:治疗是下策

癌症的治疗经过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发生在人类知道癌细胞会“失控生长”后,于是发明了三大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手术,就是切掉已经感染癌细胞的坏组织。化疗,就是全身治疗:用化学药物追杀全身的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放疗,就是局部治疗:用高能量射线集中攻击病灶区,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在治疗癌症时,这三大手段一般合并使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但现在有一种说法:“放疗化疗会让人死得更快,大部分欧美医生得了癌症后,都会拒绝放疗化疗。”真的是这样吗?

▲哈佛大学的调查

李治中去找了哈佛大学的一个调查:“这是哈佛大学前些年做的一个调查,我相信现在做具体数字会有变化。但无论如何,结论是清楚的:是否接受化疗,主要看癌症类型。包括发病部位,是几期,患者是什么身体状况,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任何一位医生会选择‘无论什么时候都拒绝化疗’。”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放疗化疗对治疗某些阶段的癌症还是很有效的。“从现在5年存活率(美国)来看,睾丸癌是98%,霍奇金淋巴癌85%,儿童急淋白血病85%。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很多时候,仅仅靠化疗,病人就可以存活超过20年,其实已经可以算是治愈了。网上一些谣言为了博取眼球,把化疗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睁眼说瞎话,耽误了很多可以被化疗拯救的生命。”

但放疗化疗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因为放疗化疗采取的是无差别攻击,就是在杀伤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杀死正常细胞。人在化疗时为什么会掉头发,就是因为毛囊细胞被杀死了。李治中教授是这样讲的:“化疗药物的死穴是,不能区分恶性细胞和正常细胞,因此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正常分类细胞,对免疫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可逆伤害,乃至死亡。”一般情况下,癌细胞修复能力没有正常细胞强,所以进行分期疗程式的治疗,可以给予正常细胞足够的恢复时间,同时永久性的杀死癌细胞。但“治疗”时常会发生意外,比如癌细胞产生了耐药性。“癌细胞受放化疗干预后,可能会变得对放化疗不敏感,也就是放化疗不能有效杀死它们了,这时候如果继续维持治疗或加大治疗剂量,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死亡。”这就是放疗化疗的局限。

癌症常识9:靶向疗法,第二次治癌革命

既然放疗化疗“智商”低,会不加选择地杀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那能不能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方式,只杀癌细胞而不杀正常细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类发现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之后,科学家就开始了探索,欲开发特异的药物来抑制致癌基因。“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靶向疗法。

今年最火的电影,应该是《我不是药神》了。

这部电影讲了一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神药——格列卫。如果坚持吃这种药,慢粒白血病患者可以存活很多年。“格列卫”神药是怎么诞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学界普遍认为——癌症是病毒引起的。但学者诺威和亨格福德有点离经叛道,觉得“不一定是病毒引发了癌症”,于是他俩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zbx/1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