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支付宝上线了一项名为相互保的大病互助服务。
承诺加入的成员,如果遭受了意外或规定的种重大疾病,就可以享有10万或者30万的互助金。
费用由所有成员共同分摊。
一时间舆论哗然,参与者众,大家都认为相互保打响了网络保险向传统保险宣战的第一枪。
然而仅时隔一个月,相互保就因涉嫌违规,就被国家监管部门叫停下架。
其背后的信美人寿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精算师,也都遭受了累计93万元的处罚。
随后相互保更名为相互宝,一场网络大戏才算偃旗息鼓。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相当于做了变性手术一般,性质由保险变为互助。
现在的相互宝和保险完全不沾边,仅仅是一个民间网络互助而已。
我们买保险,买的就是它的理赔功能,买保险的人和卖保险的保险公司均受到保险法和监管部门的保护。
而相互宝是互助,其救济的发放存在不确定性,保险监管机构也管不着。
举个栗子:
年12月,相互宝成员唐某,因意外摔伤导致深度昏迷。
家属向相互宝发起10万元互助金的申请。
但调查员发现,唐某在加入相互宝前,因皮肌炎需长期服用激素药物,不符合申请要求。
家属不服,为裁决争议。相互宝发起网络陪审,最终结果还是不给救助。
之所以不给,是因为相互宝是互助性质的,每个人能拿到的救助其实都是其他参与人的赠予。
所以要大多数人同意才能加以救助。
而保险则不然,赔与不赔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投票。按条款规定来,赔了是应该的,不赔的话客户可以直接打官司。
其次,相互宝的保障额度明显不足。
40岁以下为30万,40-59岁仅为10万,60岁之后压根不带你玩了。
而在我国,癌症治疗的费用均高于30万,相互宝能提供的救济金明显不够。
网络互助也是一种自利利他的善良,能够体现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温暖与关怀。
对于个人而言,有总比没有好。
但是,不能把它当做抵御人生风险的唯一工具。
如果一个人在拥有了社保+商业保险的前提下,再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状况加入相互宝,是可以丰富家庭风险保障渠道,增强抵抗风险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