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有毒会发炎,消炎中医喝这汤

心肌发炎有病毒,喝中药汤消毒好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后在心肌产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临床以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及全身虚弱症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发热、乏力、气急、心前区隐痛等。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一般以20~30岁为最多。男性多于女性。病情有轻、中、重度的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根据病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髄灰质炎病毒最为常见。本病在出现心肌受损害之前约有1/3至1/2的病例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其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明了,在急性期,心肌的损害可能主要与病毒的直接侵害及细胞免疫反应有关;而慢性期病变则可能主要由体液免疫反应所致。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心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机体患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但只有5%的病毒感染可累及心脏,这与病毒种类、散发或流行、季节、年龄、性别,体质及有无发病诱因等有关。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放射线、妊娠、缺氧等,均可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易感性和组织损害。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心悸”、“怔忡”、“虚劳”等病证范畴。多因外感温热邪毒而引起,热毒由表人里,内舍于心,导致心气阴两伤,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瘀血、痰饮既是本病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促使病机复杂、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本病是以正虚为本,热毒、瘀血、痰饮为标的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变。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按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进行辨证论治。

1、外感疫毒型:症见发热头痛,身痛,胸闷,咽痛,鼻塞流涕,心悸气短,喘促不安,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2、心阳虚脱型:症见起病急骤,心悸,喘促气急,面色苍灰,四肢厥冷,胸痛烦躁,或神志昏糊,尿少,下肢水肿,汗出不止,舌暗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灰腻,脉细或结代,甚则脉微欲绝。治当回阳救逆,利水通脉。

1、阴虚余热型:症见午后低热,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或结代。治当滋阴清热,养阴安神。

2、气阴两虚型:症见午后低热,动则气短,纳呆腹胀,面色苍白,舌红苔薄,脉细或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

3、脾胃湿热型:症见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低热,脘痞腹胀,大便溏有恶臭,口渴,纳呆,舌苔黄或黄厚腻,脉滑数。治当健脾利湿。

多表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基本同恢复期)和心阴不足型。

心阴不足型:症见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胸痛,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细弱,或沉细,或沉迟结代。治当温补心阳。

组成:生地黄、黄芪、麦门冬、丹参、大青叶、茶树根各15克,桂枝6~12克,苦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助心气,养心阴,清邪热,复心脉。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咽痛明显,病毒感染较重者,加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草15克;口腔溃疡者,加野蔷薇根25~30克;若阴虚症状不明显而气虚症状突出者,可去大青叶加党参12克,桂枝剂量亦可酌情加重。

组成:黄芪50克,蒲公英、生地黄各30克,太子参、麦门冬、丹参各25克,金银花、五味子、红花、炙甘草各15克,红参(另煎)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3周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益气补血,滋阴养心。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僵蚕、苦参;心动过缓者加麻黄、附子;痰浊内阻者加半夏、瓜蒌、薤白;心悸多梦者加龙齿、夜交藤;胸痛甚者加郁金、蒲黄。

组成:黄芪、丹参、葛根各15克,麦门冬14克,太子参、女贞子、旱莲草、佛手、川芎各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急性发作期加紫苏梗6克,瓜蒌皮、金银花、连翘各12克,黄芩10克,蒲公英15克;缓解恢复期加茯苓、山茱萸各12克,白术10克,当归6克,枸杞子15克。

组成:西洋参、三七参粉(冲服)、五味子各6克,丹参、玄参各30克,苦参、连翘、莲子、茯神、麦门冬各15克,生黄芪25克,黄连、生姜各10克,大枣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滋阴,益气养心。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者,重用苦参、黄连,加紫石英、珍珠母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属心阳虚者加附子、桂枝、炙甘草等;充血性心衰者加葶苈子、泽兰、益母草等。

组成:黄连、甘草各5克,焦栀子、当归、川芎、郁金各10克,丹参30克,连翘、赤芍药、黄芪、党参各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解毒化瘀。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外感疫毒型。

按语:有表证者,加荆芥6克,羌活10克,板蓝根30克;血瘀者,加红花10克;自汗乏力者,加麦门冬12克,五味子6克,龙骨30克;心动过速者加琥珀3克。

组成:黄芪、炒酸枣仁各20克,毛冬青、五味子、柏子仁各10克,茯苓、丹参各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20日为1个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安神。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兼见气滞血瘀者加檀香、砂仁各10克;兼见肝郁不舒者加柴胡、白芍药、枳壳各10克;兼见邪热内蕴者加栀子、黄连、苦参、生地黄各10克;兼见痰瘀交阻者加瓜蒌20克,半夏、薤白各10克;心悸甚者加龙齿、生牡蛎、龙眼肉各15克;气短、乏力明显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心烦失眠者加夜交藤15克。

组成:太子参、黄精、丹参、桑寄生各20克,麦门冬、北五加皮、甘草各12克,白芍药、五味子、苦参、甘松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心,活血调脉,宁心安神。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善惊者加生龙齿30克,炒酸枣仁20克;头晕神疲者加黄芪24克,何首乌10克;盗汗口渴、五心烦热者加生地黄20克,黄连10克;唇舌紫暗者加丹参至30克,红花10克;眩晕吐涎,胸脘痞满者加半夏10克,茯苓12克。

组成:太子参20克,麦门冬12克,枸杞子、五味子、生地黄、白术各10克,瓜蒌皮、丹参各15克,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2周为1个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邪热未尽者加板蓝根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偏心阴虚者加玄参10克,莲子心12克,百合15克;偏心气虚者黄芪用30~60克,太子参改用人参(另煎)10克;血虚者加当归、阿胶(冲烊)各10克,白芍药15克;失眠者加茯神15克,夜交藤12克,合欢皮10克;自汗者加防己10克,龙骨、牡蛎各15克;心前区疼痛者加郁金、槐米各12克;出现早搏者加苦参10克,茵陈12克,甘松8克,桑寄生14克,常山6克;房室传导阻滞者加菟丝子、仙茅根、石菖蒲各10克;窦性心动过缓者加桂枝5克,茶叶10克;窦性心动过速者加青龙齿15克,远志12克,酸枣仁10克。

组成:太子参、金银花各15~30克,麦门冬10~30克,五味子6~9克,蒲公英10?20克,丹参20?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解毒活血。

适应证: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气阴两虚型。

按语:咽干、乏力者加黄芪、玉竹;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玄参;脘痞、纳呆者加砂仁、山楂;胸闷者加葛根、枳壳;心电传导阻滞者加赤芍药、川芎;心律不齐或有早搏者,改太子参为人参,并酌加山豆根、苦参。

高血压的哪些事







































白癜风危害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hlzs/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