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著名感染科专家陈贤楠教授解释:一般人都知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感冒、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但非专业人士不知道的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病毒,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这些病毒有时会侵犯心脏,造成心肌炎症,对心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陈教授说,普通的病毒性心肌炎其实并不可怕,也容易治愈,但如果并发急性重症心肌炎,那就极其危险甚至致命了。
急性重症心肌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流感季节更容易发作,多见于冬春季节,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比如雾霾严重的北方,人们抵抗力受到侵害而下降,发病率明显上升。婴幼儿抵抗力本来就低,一旦发病,病情更加凶猛,可出现各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衰,肺水肿,心力衰竭乃至引起全身多脏器衰竭,在24小时内病情急剧进展,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急性重症心肌炎,早期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体征,很容易被忽视,造成漏诊。一般都是常见的呼吸困难、气喘、乏力、胸闷、胸痛、拉肚子、呕吐等等,而病情一旦加重,则可迅速出现晕厥、休克,甚至猝死。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与该病的预后直接相关。专家建议,对病毒性的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接诊大夫要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尤其注意心脏听诊;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可帮助确诊,如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肌钙蛋白检查。其中心电图检查最为方便和快捷,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损害的心电图异常很容易查出来,并且意义重大,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个小女孩,如果在门诊做了心电图,医生就会按重症心肌炎抢救,而不是按消化道疾病常规处理,这或许能保住这个稚嫩的生命。另外,还可做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功能是否减退。
专家特别指出,上面所说的这些辅助检查在国外基本上是作为常规、必须的检查,但在我们国家,门诊医生看病,有很多还是靠经验,这里面既有历史的惯性思维原因,比如我们过去经济条件差,没钱,医院设备也有限,不是按需要做检查,而是没条件做,或者为省钱,能不做就不做;也有现实社会信任缺失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考量,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医生开检查就是为了赚钱。如果小孩感冒了或者拉肚子,医生开个心电图检查,个别家长近乎条件反射的质疑甚至反对。有时医生为了确诊,需要做某个检查,必须要反复给家长解释、沟通,导致医生压力大、顾虑多。即使像东区这医院,有时也存在做一些必要检查,需反复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其实,医生未必愿意多开检查,但任何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需要靠检查来证实判断,因为万一漏诊,最终受损的还是患者。
急性重症心肌炎原本比较罕见,但近些年来,其发病唯独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医生和家长都要引起警惕。该病在发病前大都有过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史,这也提醒大家,一旦在感冒后出现了异常的呼吸道症状、腹泻,尤其是心脏功能的改变,如心率过快、心衰等,医院就诊。
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