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一波波冷空气的来袭,南方地区秋意凉凉,多数北方地区俨然已是入冬节奏。
季节变化,很多人开始咳嗽。但由于只是咳嗽,很多患者都不当回事,认为吃点止咳药就行。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
广东省名中医高雪教授指出,目前正是咳嗽的高发季节,要因症用药,勿盲目服止咳药。
秋冬季咳嗽病理
人体的肺脏是一个特殊的器官,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和寒冷比较敏感。在中秋之后,冬季至初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干燥,最容易伤肺,易引发多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在这个季节,即使是许多平时不咳嗽的患者,也会经常咳嗽。
外在因素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咳嗽。现今的气候会引起肺气失常产生咳嗽,人体肺主呼吸,主皮毛,与外界息息相通,若有不慎,外邪侵袭,首先伤肺,导致咳嗽。
咳嗽还与与体质这一内在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体质较弱,正气不足,或痰湿潜伏于体内,是诱发冬季咳嗽的内在因素。
秋冬咳嗽寒热有别
如今阵阵寒意的北方常见的咳嗽类型分风寒型和寒热混杂型。
01
风寒型
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容易感受风寒,使得肺失宣化,所以咳嗽吐痰,痰多清稀色白;卫表不疏,故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不渴。
02
寒热混杂型
如冬季突然转暖,或平素体质燥热,常可发生此类证情。其证即见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伤表之症,兼见咽痛口干而渴,或目红,舌边尖红等肺胃蕴热之象。
秋意尚浓的南方地区则常见秋冬的燥咳,燥咳也分为温燥咳嗽和凉燥咳嗽。
01
温燥咳嗽
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黄粘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
02
凉燥咳嗽
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不同咳嗽治疗不同
1风寒型治当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可用杏苏散加减。
若寒饮停积,咳逆难以平卧者,加苏子或葶苈子,咳逆而恶心欲呕者,加旋覆花、枇杷叶;外咳不解,口干不欲饮,加紫苑、冬花。若兼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唇紫暗者,加桂枝、党参、丹参等;兼脾虚便溏者,可配白术。
2寒热混杂型治当寒热并用,常以桑菊饮合杏苏散加减,以宣肺解表,清热化痰。
若恶寒无汗头痛明显者,加荆芥,效果较好。但此类证情,转化较快,当随着病机转化,再行辨治据了解。
3温燥咳嗽温燥咳嗽的症状有咳嗽黄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桑杏汤和止嗽散加减。
4凉燥咳嗽其症状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其治疗思路为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配合三拗汤。
高雪教授告诫大家,秋冬咳嗽要因症施药,不能简单地遵照以往传统的用药习惯。由于只是咳嗽,随便吃点止咳药是万万不可取的。
咳嗽患者很容易被误诊,特别是燥咳还容易诱发鼻窦炎,引起鼻塞脓涕和鼻涕倒流所致的咳嗽,常常被误以为是感冒或支气管炎,结果造成投错医、用错药的现象,以致咳嗽缠绵不愈,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治咳的三个误区
1随意服用止咳药错误方法: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
危害:
专家指出,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或者不对症的服用止咳水,以至于寒热错杂,延误病情。
2自服润喉片错误方法:
秋冬咳嗽的病人往往咽喉干燥疼痛,这时就会自服润喉片,认为润喉片能缓解喉咙干燥的症状。
危害:
虽然润喉片一般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但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可是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干燥破损,加重病情。
3被误诊为感冒错误方法:
从临床上看,燥咳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于是就服用感冒药来治疗。
危害:
燥咳属于秋冬活跃的病原体侵犯人体所致,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还用一些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这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病情就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起来更麻烦。
如何预防?
防寒保暖,固表护肺:
肺主一身之肌表,表虚则外不固,风寒之邪最易伤肺。所以,秋冬季节老年人和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应特别重视收听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固表防风,风雪天气尽量避免外出,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是肺脏养生之首要措施。
调理饮食,滋燥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冬至初春,气候干燥多风,燥邪最易伤肺。故秋冬之饮食,肺虚肺燥之人,均应贯彻“少辛增酸”“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之原则,适当用一些润肺之品,煲一些汤品或糖水来补肺,防止燥邪伤肺。尤其是肺部或者鼻部有慢性炎症、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更要提早做一些预防性的保健工作。
常用汤品推荐固生堂润肺饮
选取百合、杏仁、枇杷叶、无花果、梨皮、银耳、罗汉果等优质药材配伍,精心熬制而成。甘爽怡人,沁人心肺,老少咸宜。每天1瓶,可以连续服用3-5天。助您安然度过秋冬时节,防止燥邪伤肺。(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注:固生堂中医深圳门店可购买
银耳百合无花果汤
银耳一大朵,冷水泡发至软,加百合干10克,无花果数枚,煲至熟烂,晾温,加入桂花蜜糖少许调味。供2-3人食用。每周1-2次。
瘦肉雪梨汤
瘦肉克,南北杏5克,雪梨2-3只(带皮,去核),煲至肉烂即可,调味可随个人喜好,用冰糖少许,或加盐少许。供2人食用。可以每周1-2次。
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咳嗽的必要条件。熬夜、恣食辛辣、饮酒等是不可取的。
医生
高雪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呼吸内科
(长按图片即可预约医生)
简介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于名中医世家,是龙江医学流派代表性学术传承人。曾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呼吸科主任。现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疑难病,尤其对各种顽固咳嗽、哮喘、肺纤维化,慢阻肺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擅长治疗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痤疮、湿疹、脑梗塞后遗症等疾病。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8项,参与编写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12项。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深圳市卫生科教管理先进工作者”、“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先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深圳市三八红旗手”、“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深圳市抗击非典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曾受到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儿、妇科疾病,尤其呼吸道、消化道疑难病有独特疗效。对顽咳、哮喘、肺纤维化,慢阻肺病、鼻窦炎、月经病、胃肠病、湿疹、荨麻疹、痤疮、风湿病、肿瘤放化疗和术后调养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及地点
周二上午、周六周日全天周四上午视频问诊地点:固生堂深圳竹子林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