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动态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及早

天气逐渐变冷,

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爸爸妈妈千万要注意,

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

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哦!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是手足口病的近亲

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易感人群

1-7岁儿童

主要症状

高热

嗓子痛

食欲差

口腔及咽喉出现灰白色疱疹

发病过程

潜伏期2-7天

患儿没有任何症状

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

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

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

除高烧外

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

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

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传播方式

1

粪—口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

(如接触尿布、使用幼儿园公用马桶等)

之后通过进食、喝水的方式

让病毒进入肠道造成感染

2

接触传播

接触患病的孩子

或被病毒感染的玩具、餐具、食物

然后摸眼睛、鼻子、嘴

3

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病的孩子咳嗽或打喷嚏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在孩子间传播

家长亲吻孩子的感染几率很小

治疗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

目前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只能等待自愈

(自限性疾病)

同时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症状

降温处理

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

可以温水擦浴

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

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温馨提示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不要擅自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口腔的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

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示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预防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多(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传播途径多

而且即便得过一次

也无法终身免疫

所以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

1勤洗手

肥皂+流动水冲洗

至少20秒

除了饭前便后、回家时之外

接触或照顾病人后

换完纸尿裤后

咳嗽、打喷嚏后

也需要注意及时洗手

2消毒

消毒孩子的餐具、玩具

以及常用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开窗通风

勤晒被褥

3隔离

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

发病高峰期少去公共场所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

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患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的孩子

痊愈后1周再去幼儿园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咽峡部

手足口病大多数是口腔里先出现疱疹

后发展到手、脚、臀部等位置

并伴有发烧

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

较少出现重症、约一周就能痊愈

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

则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最后的话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

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

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

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zbx/12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