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病理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的资计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主要特点风湿性关节炎
(1)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
(2)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
(3)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
(4)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
(5)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
(6)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
(7)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8)据统计女性发病率是男性2.5倍。
实验室检验项目风湿性关节炎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ASO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此外,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O增高。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
关节液检查,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升(/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10×/升(即/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5、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1、类风湿因子(RF)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阳性率为60%--80%。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
抗环瓜氨酸抗体各项RA早期诊断指标中,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特异性最高,有国内学者研究认为,抗CCP阳性的RA患者骨关节破坏程度较阴性者严重,表明抗CCP检测对预测RA患者疾病的严重性具有应用价值”。
3、抗核抗体(ANA)
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此,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
4、ENA抗体
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ENA抗体)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R),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HLA-B27
HLA-B27是一个遗传标志物,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阳性。但需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一般认为,HLA-B27阳性有利于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然而,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AS。况且AS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6、抗角蛋白抗体角蛋白抗体(AKA)
对于诊断RA的特异性很高,在90%左右。初步证实AKA与RA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有关。AKA与RF无交叉反应及相关性,因此,该抗体可以为RF阴性的患者提供另-一个诊断指标。临床研究还表明,AKA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因此,它是RA早期指标和预后指标。该抗体在患者滑液中的阳性率与血清的基本一致,但程度明显高于后者,提示AKA可能在滑液局部合成并对滑膜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7、抗RA抗体
各项RA早期诊断指标中,抗RA抗体尤其在RA早期出现。有些此抗体阳性而临床难以诊断RA的患者,经随访1~3年后,确诊为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抗RA抗体特异性高达90%左右,但在RA中的敏感性仅为35%左右。近年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可有抗RAj抗体阳性。抗RA抗体的消长与病情及用药无关
8、其他检查
RA滑液检查
在关节有炎症时滑液量增多,滑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根据蛋白、细胞及碎屑含量不同是黄色或黄绿色。滑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达(2-7.5)x10/L,其中以中型粒细胞占优势,达50%~90%,细菌培养阴性,黏蛋白凝固试验凝块松散。滑液检查对RA诊断也不具特异性。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代谢相关性关节炎,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其中痛风患者万,现国内外针对痛风治疗的指南不断更新,治疗药物可满足多数痛风患者,但对于少数复发性、难治性的痛风仍显局限,某些患者或是对传统药物的反应较差,或是因为某些因素限制传统药物的使用。
近几年来,有文献报道生物制剂在难治性痛风中有不错的疗效。以下是笔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一例复发性、难治性痛风的临床病例。
病例
患者曾某,男,23岁,BMI:37.82Kg/m2,以“反复下肢关节肿痛7年余,加剧6天”入院。
患者7年余前进食海鲜及饮酒后出现足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肿痛,夜间尤甚。3-4天后关节肿痛达高峰,自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NSAIDs)(具体不详)。后出现恶心、乏力等,查肝酶升高(具体不详),遂停用NSAIDs。医院予“秋水仙碱1片,q1h”,直至腹泻,症状可缓解。
此后双侧足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肿痛交替发作,多次查血尿酸波动在“.7-.5μmol/L”,不规律服用“秋水仙碱、甲泼尼龙、非布司他”等。2年前自行停用非布司他。1月余前劳累后出现左足第五跖趾关节肿痛,自行服用“秋水仙碱8片”,关节肿痛无缓解。数日后累及左踝关节,于医院静滴“甲泼尼龙40mgqd”,关节肿痛稍缓解,左踝关节仍肿痛,皮温高、肤色红,活动受限,后转诊我院。
查血常规:白细胞,12.3×/L;中性粒细胞,7.6×/L;血小板,×/L/L;超敏C反应蛋白,37.87mg/L。急诊全套:谷草转氨酶,60.7U/L;总胆红素,27.6umol/L;直接胆红素,60.7U/L;胆碱酯酶,U/L;谷丙转氨酶,.6U/L;尿酸,.1μmoll/L。血脂全套:总胆固醇,5.9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全腹彩超:重度脂肪肝。
予“甲泼尼龙24mgqd口服及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保肝降酶等治疗,数日后出现右踝关节肿痛,予曲安奈德右踝关节腔注射,症状稍缓解。后自行服用“秋水仙碱1片qd”,关节肿痛缓慢缓解,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4mgqd。
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3.9×/L;中性粒细胞,9.9×/L;血小板,×/L。急诊全套:谷草转氨酶,80.8U/L;谷丙转氨酶,.5U/L。患者肝酶较前明显升高,考虑“秋水仙碱”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予暂停,继续予“甲泼尼龙4mgqd”预防复发,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用“非布司他20mgqd”抑制尿酸生成。1周后复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44U/L;谷丙转氨酶,.5U/L。
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复发,活动受限(图1),予“口服甲泼尼龙24mgqd×3天”,关节肿痛无明显缓解。后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皮下注射”,次日关节肿痛明显好转。4天后再次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皮下注射,患者关节肿痛完全缓解,随访1周,关节肿痛未发作(图2)。
目前患者服用非布司他20mgqd、碳酸氢钠1.0tid、甲泼尼龙4mgqd,随访中。
图1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前右足第一跖趾关节
图2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1周后右足第一跖趾关节
健康的养生风湿关节炎骨病,跟着老师学习专业的风湿关节炎骨病知识,轻松让你拥有一个好身体!!!长按以下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