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症状父母需知与中医辩证治疗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顽疾,不仅难以完全治愈,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因此防治肺炎很重要。冬季也是肺炎的高发期,家长这时要注意观察好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肺炎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造成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占全世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8%。导致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了解肺炎症状,才能更好地预防肺炎(身为父母必需掌握)

  要更好的预防肺炎,必须事先了解清楚肺炎的症状,将肺炎扼杀在源头上。由于肺炎缺乏典型症状,因此当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时,爸妈就要引起注意了,医院就诊。

  1、发热情况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的效果不明显,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2、咳嗽和呼吸

  判断孩子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3、精神状态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4、食欲

  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小儿得了肺炎,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胸部

  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同时仔细观察孩子有无胸凹陷(在吸气时,两侧肋骨边缘处内陷随呼吸起伏)。如果出现此情况,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肺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外感咳喘范围,主要由六淫外邪引起,其中以风热、风寒、热毒为主。外邪犯肺引起肺气不能肃降,而发咳喘。相较于西医的各种抗生素,副作用要小得多。

  

  中医肺炎分型

  1.风热袭肺症状: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咳嗽痰黄黏,胸痛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多见于细菌性肺炎早期和病毒性、支原体性、霉菌性肺炎。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发热畏寒;风热上扰则头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痛;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黏;肺络受损,故胸痛不适;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征。

  治则:疏散风热,清肺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2.邪热壅肺症状:高热不退,汗出而不解,咳嗽气急,鼻煽气粗,咯痰黄稠或咯铁锈色痰,胸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大片实变期。

  证候分析:表邪不解而入里,邪热郁肺,肺卫郁闭,而见高热不退,汗出不解;邪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鼻煽气粗,痰黄或铁锈色;热伤肺络则胸痛;热伤津液而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均为邪热壅肺之征。

  治则:清宣肺热,化痰降逆。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热毒内陷症状: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痰中带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口渴。舌质红绛,苔焦黄而干,脉细数。

  多见于重症肺炎出现并发症者。

  证候分析:热邪内入营血,热闭心包,故身热不退;热毒郁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促;热伤肺络,可见痰中带血;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热毒灼津,故口渴;苔黄而干,舌质红绛,脉细数为热毒内陷之象。

  治则:清营开窍,解毒化痰。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阳气欲脱症状:体温骤降,冷汗如油,面色苍白,肢冷唇青,气急鼻煽。舌质黯,脉微细欲绝。多见于休克型肺炎或伴心力衰竭。

  证候分析:热毒内陷,正不胜邪,正气欲脱,阳气耗散,阴液耗竭,而见凶险之象;气无所主,故见气急鼻煽;阴阳离绝,故体温骤降,冷汗如油;正气虚脱,无以行血而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黯,脉微细欲绝为阳气欲脱之象。

  治则:回阳救逆,益气敛阴。

  方药: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

  5.正虚邪恋症状:咳嗽无力,低热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或音红少苦,脉濡细或细数。

多见于细菌性肺炎后期及病毒性、真菌性肺炎等。

证候分析:正邪交争,邪气已去大半,正气亦见不足,故低热,咳嗽无力;气虚卫外不固,而见神疲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脉儒细;热邪伤阴,阴虚内热,而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