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
多发性肌炎症状常有起伏,肌无力的程度比肌萎缩明显。常有疼痛和压痛,血沉增快。血清肌酶升高,肌肉病理符合肌炎的改变,常规治疗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对患者身体损伤严重,副作用极大。
多发性肌炎属于中医的"皮痹"、"肌痹"和"痿证"范畴。"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在治疗时须结合患者病情及体质,整体调理治疗祛风解毒,清热除湿以治其标,养血荣肌,活血华肤以治其本,从而使受损肌肉炎症改善,使受损皮肤皮疹隐退,从而让多发性肌炎恢复。
中医治疗“萎症、肌痹”等早在中医文献中就有记载,《内经》《素问.痿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邪气留恋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久日深,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则导致脏腑之痹。如"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为心痹;"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为肾痹等等。此外《痹论》还以邪气所伤部位不同,分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等。
隋代医家巢元方在所著《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对痹证病状病因病机又进一步进行了阐述,他说:“风湿痹病三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内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博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内经》《素问.痿论》是讨论痿证的专篇,指出痿证的症状主要是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的一种病证,以下肢不能随意行走者较为多见。主要是由于邪热灼伤阴液,筋脉失于濡养;或因湿热浸淫筋脉肌肉,而弛纵不用;或因体虚久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筋骨,或瘀阻脉络等因而成。
治疗疾病的过程漫长,患者和家属须积极配合医生,而且要调理自身的心智,充满坚定的信心,能够积极面心态面对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速度,改善症状延长寿命。
我是小曾,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我哦!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试试“强肌生髓复原汤”效果挺好的。
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仁爱堂中医咨询预约或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