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剖开鱼后,鱼肚子两侧会一层黑色的膜,总感觉脏脏的。
而且,一直有传言说,这黑膜啊有害健康,不能吃,是真的吗?
今个儿就给大家说说!
这层黑膜,到底是啥?
这黑膜叫做“腹膜脏层”,别看它不起眼,用处可大了!
腹膜能够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
所以,这层膜其实是起到润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对了,这腹膜脏器虽然黑,但是跟脏东西、污染可没有半毛钱关系。
之所以黑,是因为黑色素沉积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
而且,也不是所有鱼的膜都是黑的,鱼类的色素细胞基本有4种,分别是黑色素、黄色素、红色素和鸟粪素细胞,有些鱼的腹膜就不是黑的。
说了这么多,你该明白了吧,鱼肚子上的黑膜不是污染物,所以,吃了它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当然了,这层膜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很高,会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的污染物,倒也算不上多么“健康”。
所以,吃鱼的时候也不用费劲都刮干净。如果你不嫌麻烦,就把它去掉;如果懒得刮掉,一起做了吃也无妨,不必太担心。
鱼真正不能吃的是......
鱼胆!
传言用鱼胆可治疗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和眼病。
事实上,误食鱼胆,很容易引起中毒。
这是因为,鱼胆中含有一种毒力极强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名叫胆汁毒素。
这胆汁毒素具有耐热、耐酸等性质,比起大名鼎鼎的砒霜、川乌、莽草的毒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病人中毒致死就是它直接作用的结果。
鱼胆进入人体后,所含胆汁毒素即被胃肠道吸收,产生一系列症状。
一般在服食鱼胆后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内出现症状,先有头晕、全身不适、腹痛、恶心呕吐,部分出现腹泻。
轻症中毒者,逐渐好转而症状消失,看起来像一般急性胃肠炎;
病情较重者,发生尿量明显减少,当24小时尿量少于亳升时,则发展为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此类型病情危殆,不及时送院施行透析治疗,死亡率较高。
还可同时损害心脏,出现中毒性心肌炎,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可发生中毒性肝炎,轻者呈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发生黄疸。
可能有些人会不相信:谁谁吃了,一点事都没有啊!
事实上,中毒的发生不是百分之百的,谁会谁不会难能预测,即使身强力壮者服后也会发生。
所以,大家切记:吃鱼不吃胆,不管生熟,饭桌上吃鱼尝到苦也要吐啊。
编辑:西早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