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元凶nbsp心肌炎VS

医院儿科潘家华计明红

主诉:胸闷、心慌一周。

现病史:患儿,女,12岁,入院前一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心慌,无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否认心前区疼痛。不发热,无抽搐。无呕吐、腹痛、腹泻。无浮肿。胸闷、心慌一周,每次心跳约半小时,夜间为主,每次都能自行缓解。病程中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饮食正常,睡眠较差,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反应可,偏瘦,呼吸平稳,咽后壁滤泡增生,口腔可见唇裂修补疤痕,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率次/分,律不齐,每分钟闻及早搏8-9次,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既往史:一年前因胸闷在外院住院查胸片正常,心肌酶正常,心电图见室性早搏,诊断未明,营养心肌治疗。半年前“感冒”出现发热、咳嗽,再次胸闷发作,伴心慌,医院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住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频发室早(室早总数次),多成二联律、三联律,偶发房早。诊断心肌炎,住院营养心肌二周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VitC、CoQ10并休息。

一月前胸闷、气急,外院心电图异常(室性早搏),再次拟“心肌炎”治疗,症状持续2天消失。追问病史平时好抠鼻,晨起好打喷嚏,流涕。1岁时行唇裂修补手术。

个人史及家族史:有头孢药物过敏史,否认湿疹及鼻炎、哮喘史,否认结核接触史,母亲有过敏性鼻炎,否认哮喘家族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5.79×/L,中性粒细胞53.7%,淋巴细胞39.2%,嗜酸性粒细胞1.7%,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正常。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正常。CK-MB25IU/L,肌钙蛋白定量正常。门诊胸片(本院):心影不大,双侧肺野未见异常,肋膈角锐利。PPD试验72小时阴性,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图1):1.窦性心律;2.频发室早(室早总数次),多成二联律、三联律。

常规通气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图2):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图2:吸药前肺功能

图3:吸药后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室假腱索,余心脏大小、功能、房室间隔未见异常。

诊断:哮喘过敏性鼻炎心律失常左室假腱索

病例讨论

胸闷、心悸是儿科较常见的症状,原因包括胸膜、肺部、心脏疾病,血液系统如贫血,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理因素等。该患儿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正常,结合临床表现,血液疾病及甲亢排除,根据胸片胸膜病变及肺炎也可排除,心因性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故鉴别诊断的焦点是心肌炎与哮喘。患儿入我院前反复发作一年多先后三次住院,因心电图异常始终诊断心肌炎(包括我院入院诊断),但一直无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表现,无阿斯发作,心脏不大,肌钙蛋白不高,CK-MB稍高(25IU/L),虽心电图异常,心肌炎诊断依据不足,且一直休息及营养心肌治疗无效不支持心肌炎诊断。根据基础肺功能异常,布地奈德加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后胸闷明显好转,复查肺功能明显改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合胸闷夜间发作多,患儿头孢药物过敏提示为特应性体质,经常晨起流涕,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存在过敏性鼻炎,母亲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明确,支气管哮喘可诊断。随后按哮喘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剂正规治疗并针对鼻炎治疗,半年后复查肺功能正常,胸闷无发作,体重增长,睡眠改善,室性早搏持续存在。根据UCG提示左室假腱索,室性早搏实为假腱索引起。本例哮喘长期误诊为心肌炎,长期误治,提示胸闷、心悸用心肌炎不能解释时,虽有心律失常,临床无咳嗽、喘息,不能忽视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哮喘的可能,而肺功能检查为诊断哮喘提供了客观依据,体现了肺功能在儿科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本期编辑整理(秦强焦伟伟)









































EDM营销
EDM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sjk/8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