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疾病专题讲座

在我们身边,很多姐妹都患有子宫内膜相关的问题,今天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

一、子宫内膜增厚增生:

子宫内膜正常厚度

1.增生期:女性增生期一般在月经来潮时的第五天到第九天,此时女性的子宫内膜是非常薄的,在女性的的子宫内膜增生初期,内膜厚度大约为4-6mm,当到增生区域中间时,女性的内膜厚度会增长为8-10mm,而在增生期的最后,女性的内膜厚度还会有所增加,大约为9-10mm。

2.分泌期:一般在女性排卵日过后的1-5天之内,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还会有持续增厚的情况,在排卵期后的6-10天之内,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分泌情况会有明显的增加,在分泌期晚期时,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一般为5-6mm左右。

3.月经期:在女性月经来潮的1-4天内,女性朋友们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有所下降,女性的子宫内膜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落,脱落的坏死细胞会随着经血而排出,此时,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厚度大约为8-10mm。

子宫内膜增厚有哪些原因呢,很多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子宫内膜增厚多见于月经不规则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是一种可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那么子宫内膜增厚有哪些原因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原因一、不排卵

在青春期女孩、围绝经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有不排卵现象,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对抗,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长期处于增生的状态。医院41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其内膜除了有灶性不典型增生以外,其他内膜80%以上无分泌期;基础体温测定结果70%为单相型。故大多数患者无排卵。

原因二、肥胖

在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而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的影响。

原因三、内分泌功能性肿瘤

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当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的增厚。

原因四、卵巢激素紊乱

如果卵巢激素紊乱,易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即子宫内膜增值症,它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

子宫内膜增厚的危害:

一、如果卵巢激素紊乱,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即子宫内膜增值症,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

二、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

三、如果是正常子宫内膜增厚那么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子宫内膜增厚异常,那么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危害的,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的程度与出血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四、子宫内膜呈灰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平坦或呈息肉状突起,可伴有水肿,切面有时可见扩张的腺体形成的囊隙。

子宫内膜厚的危害其实有很多,最为严重的就是导致女性朋友出现不孕

子宫内膜增生一般表现为子宫内膜普遍增厚,可达0.5~1cm,表面光滑,柔软,也可呈不规则形或息肉状。镜下,可分4种类型:①单纯型,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均增生。②囊腺型③腺瘤样型,以④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很难与高分化腺癌鉴别,主要鉴别点是前者不见间质浸润。有人认为它是子宫内膜腺癌的癌前变化。

子宫内膜增生症临床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均可发病。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无论是形态学还是生物学都为一连续的演变过程。

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

  月经失调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闭经或闭经一段后出血不止。一般称之为无排卵功血。生殖期无排卵功血患者除阴道流血以外,不育亦为其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有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3种类型。

不同的内膜增生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①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A.年轻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   B.生殖期:一般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C.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D.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   ②内膜不典型增生:   A.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B.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2.药物治疗   (1)促排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

(2)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

二、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为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致。息肉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借助细长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

  本病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一种类型,是炎性的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蒂性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这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诱发因素:   (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特异性感染:阿米巴虫病、血吸虫病、结核等。   (3)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4)宫腔异物存留:宫内节育器及其他异物。

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   1、单发:一般无症状,较少见。   2、多发性、弥漫型: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   巨大息肉或突出于宫颈的息肉常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及伴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可导致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

  发生于青春期后,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息肉大小和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颈管内息肉可引起颈管扩张并脱出外口。   1、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史。   2、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3、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4、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有病理妊娠史。

针对子宫肥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厚增生、子宫息肉:妇宝宁可以杀菌、吸附子宫内膜增生部分,并使其剥落排出体外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病因,包括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基本病理变化为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囊肿粘连形成。   1.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由基底部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名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由于内膜侵入引起纤维组织及肌纤维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一致性胀大,但很少有超过足月胎儿头大者。不均匀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后壁多见,由于局限在子宫一部分,往往使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肌瘤。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似肌瘤呈漩涡样结构,但无肌瘤所具有与周围正常肌纤维分开的包膜样组织。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血的小空腔。镜检所见的内膜腺体与子宫内膜腺体相同,其周围由内膜间质所包绕。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但分泌期改变不明显,表示异位的内膜腺体受孕激素影响较小。

  2.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即异位的内膜仅有内膜间质组织,或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后间质组织发展的范围及程度远远超过腺体成分。一般子宫一致性增大,异位细胞散布于肌层或集中在某一区域,色黄,常具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较肌瘤软,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状小虫样突起,就可以确立诊断。异位组织亦可向宫腔发展形成息肉状肿块,多发性,表面光滑,蒂宽与子宫肌壁有较大面积的直接连系,并可由宫壁向宫腔或沿子宫血管向阔韧带内突出。向宫腔突出者致成月经过多甚或绝经后流血;向阔韧带突出者可经妇科双合诊查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肺播散,甚至在切除子宫数年后还能发生。由于这种特点,有人认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低底恶性的肉瘤。   3、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内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   卵巢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窿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子宫颈内口处。有时异位内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形成菜花样突起,酷似癌瘤,经活检才能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1.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

 2.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不孕与内膜异位症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盆腔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导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而造成不孕。 

4.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5.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偶见异位内膜深达直肠粘膜,则有月经期直肠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围绕直肠形成狭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症状,故与癌瘤相似。 6.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7.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当内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层时,会同时出现经期尿急、尿频等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8.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一般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有穿破的特点,多数患者因卵巢囊肿扭转或宫外孕而急诊手术。若不手术而好转时,盆腔粘连加重,今后还会反复破裂发生急腹症。 9.周期性下腹不适:本症状的出现率高于痛经,无痛经的内异症患者常存在于本症状。出现于轻症患者,或某些病变虽较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痛经症状而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囊肿内的暗黑色黏稠血液流入腹腔可引起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多发生在经期前后或经期,症状类似于输卵管妊娠破裂。中医药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证情较复杂,其病机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痰阻、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李积敏博士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者为肾虚,在标者为气滞血瘀。   中药适应病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见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不孕,内膜异位囊肿。 

四、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您正在忍受子宫腺肌症给您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困扰与痛苦,如果您还在犹豫怎样治疗您的子宫腺肌症,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子宫腺肌症及其治疗的知识吧!   1.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宫腔里面的子宫内膜侵入到子宫肌壁层,就像树皮长到了树干里。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故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

可以和盆腔或者卵巢等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   如果侵入肌壁的子宫内膜弥漫性存在,我们称为弥漫性;如果侵入的子宫内膜在局部纠结成团块,我们称为子宫腺肌瘤。以弥漫性子宫腺肌症为多。 2.子宫腺肌症症状   (1)痛经:80%左右的女性出现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2)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严重者可引起贫血;   (3)不孕:40%的女性因为病灶部位的渗出,粘连及局部子宫环境的变化导致不孕。 3.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区别   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都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上两种不同的疾病。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增生而成,可发生在肌壁间,浆膜下和粘膜下,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妊娠时肌瘤生长加快,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   子宫腺肌瘤是宫腔里的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造成,主要局限在肌层。部分子宫腺肌瘤女性怀孕期间腺肌瘤会自行萎缩,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   子宫肌瘤和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假包膜,可以很好的将肌瘤从正常组织中剥出;而子宫腺肌瘤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无假包膜存在,故很难将腺肌瘤自肌层剥出。   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也可能合并出现。4.子宫腺肌症的原因   子宫腺肌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源性损伤。一般认为多次流产史、反复宫腔操作、分娩时子宫壁创伤、剖腹产,子宫有创性手术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当以上操作造成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之间人为通道,为宫腔里的子宫内膜入侵肌层提供了方便之门。   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黏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5.如何预防子宫腺肌症?   (1)避免经期进行宫腔手术、妇科检查,妇科手术;   (2)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间禁止性生活   (3)做好计划生育,避免人工流产和刮宫   (4)避免医源性损伤,减少子宫有创性手术   (5)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使身体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保持正常6.子宫腺肌症会复发吗?   子宫腺肌症病变多为弥漫性,界限不清,彻底切除病灶几乎不可能,故单纯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后疼痛缓解率低,复发率高。   患上子宫腺肌症是不能根治的,本身子宫腺肌症是一个妇科顽症,除非是切除子宫或是绝经。另外如果合并有子宫外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移位,即使切除子宫也不能彻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1.子宫腺肌症治疗的目的   子宫腺肌症具有侵袭性和复发性,是一个难治之症,很多有创性治疗本身可能加重子宫内膜向子宫及子宫外地方的侵袭。   目前医学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灭和消灭病灶,解除和缓解症状。2.子宫腺肌症治疗的原则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为主,根据有无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变的范围以及以往的治疗经过及个人意愿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3.各种子宫腺肌症治疗方法利弊分析   (1)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激素类西药物,造成“假孕”或者“假绝经”“药物性卵巢切除”。可以改善月经量增多的症状,但是药物使用疗程长,药物导致的绝经状态及停药后症状复发;   (2)子宫切除:显效快,不复发,但是对于部分合并子宫外内膜异位症者效果可能不佳。切除子宫后可能有更年期提前,性欲下降,心血管风险和骨质疏松风险,形体改变,形成心理阴影等更多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是弊大于利的;   (3)腹腔镜:腹腔镜曾经是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腹腔镜本身可能造成盆腔粘连,造成新的异位病灶加重腺肌病情及增加复发后再次治疗的难度;   (4)曼月乐环:能持续定量局部释放高效孕激素,不仅避孕效果好,且对子宫腺肌症的痛经和经量过多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上这个环,另外在放环的前三个月里,有子宫明显的出血,点滴出血平均十天左右,油性皮肤的人会有痤疮,个别人会有乳房肿痛,卵巢囊肿等现象。   (5)超声消融:通过不侵入的方式治疗子宫上的异位病灶,并可以重复治疗,治疗的同时不会造成新的子宫内膜异位及盆腔的粘连;特别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能提高术后怀孕的可能。但是作为局部治疗方式及受腺肌本身分界不清的限制,该方法也不能彻底治疗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建议患者姐妹全面了解各种治疗技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治疗,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切除子宫。

手术治疗方式中,没有哪一种方式可以保证腺肌症治疗后不再复发。这其实和子宫腺肌症的生长形式有关。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子宫是一块豆腐,那么腺肌症就好比是掺杂在这块豆腐中的沙子。要想将豆腐中的沙子完全清理干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腺肌症要完全治愈,不再复发,也是不能保证的。随着新的病灶的产生和面积的扩大,痛经等症状又会逐渐出现。 

  照此看来,似乎子宫腺肌症就没有必要治疗了?当然不是的。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缓解痛经以及改善子宫状况,帮助怀孕。由于子宫腺肌症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只要其不良症状得到改善,也就达到了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因此,在这里要告诉子宫腺肌症姐妹,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不能以完全治愈为标准,而应该以症状的改善为目标。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在这里为患者朋友推荐使用,帮助移位的内膜剥落,大大减低疼痛。

妇宝宁+蜜域高纯活化凝胶,关爱女性健康,为女性朋友解决难言之隐。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sjk/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