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省立年轻护士值夜班时突发心肌炎,生命垂危”的新闻让人揪心。那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以哪些症状首次就诊?
医院心内科张德光在总结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现,首诊症状多为非心血管系统症状,且病程多在2个月以内。
他指出,对乏力、面色差,应用过抗微生物药物治疗而病况无改善者,以及对院外按诊断疾病或相关症状治疗无效者,临床医生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存在。
他建议,这两类患者因立即行CK-MB、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分离病毒、特异性病毒抗体、病毒核酸探针查病毒核酸等检查,其中动态查CK-MB尤为重要。
研究显示,病毒性心肌炎在1年12个月中均可发病。在这些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7例患者在院外就诊过,曾被诊断为:肺炎、扁桃腺炎、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不同疾病。
其中从症状来看,以发热首诊者多见,占31.1%,其次是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诊症状,占29.4%;以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为首诊症状者也不少,占22.6%。而以胸闷、心累等心血管系统为首诊症状者仅占7.9%。
该研究共纳入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者例,年龄在1个月~58岁,男女比例为1.54:1。其中,18岁以上者占20.1%,男性有23例,女性25例。
来源:张德光.病毒性心肌炎例首诊症状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8(suppl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