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神经阻滞于年有AlonWinnie提出并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肩部、上臂及前臂(尺侧除外)手术及镇痛。
肌间沟臂丛神经解剖
臂丛神经主要由C5-T1前支组成,有时也包括C4及T2发出的部分前支。臂丛神经根经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即:肌间沟)穿出,进入臂丛神经鞘(由颈筋膜的锥筋膜组成,在中斜角肌的外侧缘包绕臂丛神经,形成管状鞘,紧贴颈椎横突下行,向外侧延伸至腋下)。肌间沟神经阻滞的位置为环状软骨水平垂直C6横突处实施,此处,臂丛神经距离皮肤约1cm(图1)。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体表定位
平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近C6横突处按压可隐约感觉到肌间沟,或者患者诉有不适感。为使解剖位置更加明显,可嘱患者抬头并转头至对侧 5°,此时要求患者深吸气,可获得更好的解剖标志,肌肉发达者及体瘦者为佳(图2)。
肌间沟臂丛神经根B超影像表现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一般是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进行操作。在这里使用高频探头10-15MHz可以清晰的看到深度为4-5cm的结构。将超声探头倾斜的放置在此水平的轴平面颈后三角处(图3),患者取仰卧头侧 5°位,可以清晰的看到胸锁乳突肌(最浅表)(SCM),前斜角肌(ASM)及中斜角肌(MSM)的轮廓。在ASM和MSM之间成蜂窝状的低回声区为臂丛神经根,一般可见1-5个,通过调整探头角度及位置可显示更加清晰(图4)。
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
常规消毒铺巾,将探头从环状软骨处横向至外侧移动,依次显示气管、颈动脉、颈内静脉及胸锁乳突肌,再向外移动探头,确定胸锁乳突肌外侧缘,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下方,可见ASM及MSM,此时上下移动探头,两者之间可见蜂窝状或串珠状低回声区,此为臂丛神经根(图5)。麻醉医师可以根据影像特点的选择外侧或内侧进针,必要条件是保持针头成像清晰,可根据情况,滑动或倾斜探头(图5,6)。穿刺针头到达预定位置后,回抽,无血、气后,可注入局麻药液20ml左右(图7,可见臂丛神经根为局麻药液包绕,液性暗区增大)。注:注药过程中注意回抽,以防局麻药入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