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乙肝病毒发现者同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7月28日定为世界肝炎日。
1肝炎的分类医学上的“肝炎”可以分为五类: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又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在我国肝炎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病毒性肝炎,占比高达总人口的10%。
2不同类型肝炎的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都是由“病毒”所导致的“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亦不相同: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3患有病毒性肝炎的预后情况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果得到积极的治疗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但是经过系统全面的治疗也可较好地控制病情,不会影响后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年国家人力资源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提出不得在入学、入职体检进行乙肝项目检测,以切实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丁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能同时或者继发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束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亦随之结束。
4日常生活中肝炎的预防要点甲、戊型肝炎的预防要点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制,共用餐具要消毒,不生食贝壳类水产品,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
疫苗接种,接种甲肝疫苗能起到很好的免疫预防效果。但目前尚无戊型肝炎的特效预防疫苗。
乙、丙、丁型肝炎的预防要点防止血源传播,不去没有正规经营资质的机构拔牙、耳垂穿孔,避免纹身,不做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高血源暴露风险的行为。
防止性传播。
疫苗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
5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病毒DNA载量和肝功能检测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三类具体治疗药物核苷或核苷酸类似药物,例如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等。该类药物口服方便,抗病毒能力强,耐受性好。
干扰素-α治疗,该类药物疗程短且固定,持续应答率高。
保肝、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类药物,该类药物中成药居多,例如水飞蓟素制剂、安洛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6长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注意事项01注意服药时间的不同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这三种药餐前、餐后均可服用。因食物会放缓恩替卡韦的吸收从而影响疗效,因此该药需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而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丙酚替诺福韦需要与食物一同服用,以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
02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虽然核苷或核苷酸类似药物为医学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但还是会产生例如肾损伤、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肌损伤、周围神经病、乳酸中毒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上述不良反应,需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更换,不可“因噎废食”,影响疾病的治疗。
03存在耐药性由于乙肝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导致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后,药物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弱,从而产生耐药性,因此需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首选强效低耐药的品种,并定期进行药物应答情况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不同人群用药方案有差异妊娠期妇女患者、婴幼儿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特殊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评估后再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05常用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似物注意事项7护肝“四则”为“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共创没有肝炎的未来”,请大家一起来响应护肝“四则”。
参考文献[1]王贵强,王福生,庄辉,李太生,郑素军,赵鸿,段钟平,侯金林,贾继东,徐小元,崔富强,魏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13(06):-.
[2]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10(05):-.
[3]陈词.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J].肝博士,(05):9-11.
版权申明
以上为“光明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光明药学”属纯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