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述
1.骨折fracture: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
2.骨折成因:暴力作用(直接、间接),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病理性骨折)
3.应力性骨折stressfracture: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于骨骼的某一点上使之发生骨折(例如行军或长跑运动后发生在第2跖骨及腓骨干下1/3的疲劳性骨折)
4.骨折分类:(重点!!!)
A.依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
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裂纹骨折、骨小梁骨折(显微骨折);
完全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骨骺分离。
B.依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C.依据骨折复位后是否稳定:
稳定性骨折:横形骨折,青枝骨折,裂纹骨折,嵌插骨折等
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
5.骨折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休克,感染
一般局部表现: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
1)畸形(短缩,成角,旋转畸形)
2)反常活动(骨折后,在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异常的活动)
3)骨擦音及骨擦感
6.骨折愈合过程:血肿炎症机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
7.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年龄、健康。
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部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感染、软组织嵌入
治疗方法不当: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不适当的切开复位、过度牵引、固定不确实(最关键)、清创不当、不适当的功能锻炼。(重点!!)
8.骨折的并发症:(很重点!!)
早期:休克、感染、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
中晚期: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骨发育障碍。
9.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