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恢复物理化学平衡,重建信息通道。即解除压迫或较大的肌张力,改善局灶的无菌性炎症,恢复力学动态平衡;增加血液循环,恢复局部组织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重建生命信息通道。下面让我们来听听我国著名小针刀专家余声泾主任说细讲解一番:
肌腱韧带损伤通过针刀的切割、剥离使粘连或瘢痕的肌腱、韧带松解。如肱骨外上髁炎。
骨性纤维管卡压症由于骨性纤维管中神经、血管、肌腱受挤压、狭窄,用针刀切开管径,消除狭窄。如腕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
滑囊炎用针刀切开滑囊,囊内减压、减张。
应力性骨膜肌腱炎在肌腱或韧带与骨膜附着的高应力点切割,缓解了局部过高的应力,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疼痛刺激。如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骨膜炎)。
骨刺针刀可切割松解拉应力过高的骨刺处肌腱或韧带,使骨刺停止生长。
关节微小移位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变性(尤其是关节囊),妨碍了对关节微小移位的手法复位。用针刀可有效松解变性软组织,保证了手法复位成功,还防止复位后再移位。因此,针刀治疗的参与使关节微小移位的疗效显著提高。
矫形外科方面对软组织的针刀矫形:如小儿先天性斜颈,关节囊挛缩畸形,臀肌挛缩畸形,先天性马蹄足,内、外翻畸形等疾病及早松解部分软组织即可达到治疗康复目的。
骨关节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用针刀可调节骨内、外应力,同时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功能。
风湿、类风湿病所致的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等,在早期可通过松解周围软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功能。
脊柱相关疾病由椎周软组织损伤或椎体小关节移位牵涉到脊神经前支而引起继发头、面、五官、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等许多器官的功能紊乱,称脊柱相关疾病。颈源性心律不齐,脊柱源性慢性肠炎等。针刀通过松解椎周软组织,间接调节窦椎神经及交感支神经,使脊神经前支兴奋或抑制。
针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针刀的适应症
1、各种因软组织粘连而引起四肢躯干各处的顽固性痛点,软组织粘连。
2、骨刺:通过松解附着在骨刺周围的肌肉、韧带来实现。
3、滑囊炎。
4、四肢躯干因损伤而引起的后遗症:腱鞘狭窄,筋膜、肌肉、韧带、关节囊挛缩,结疤导致功能障碍的。
5、骨化性肌炎初期(包括肌肉韧带钙化):肌纤维化初期。
6、各种腱鞘炎:狭窄性腱鞘炎、跖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
7、肌肉和韧带积累性劳损。
8、外伤性肌痉挛和肌紧张(非脑神经性的)。
9、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后再复位。
10、脊柱相关疾病。
针刀的禁忌症
1、凡一切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2、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4、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有深部脓肿者。
5、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而无法避开者。
6、血友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者。
7、体质极度虚弱,高血压病、冠心病发作期患者也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