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发现早搏怎么办

窦房结是心脏的指挥部,控制着整个心脏的搏动。当心脏的其它部位脱离窦房结的控制,过早的发出电信号,并由此引起心脏提前搏动,这就是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它是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偶发,也可以频发,亦可以和正常心搏形成联律,还可以成对出现。

按起源部位的不同,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房性早搏次之。早搏可以见于正常人,也可以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故此,早搏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早搏和器质性早搏两种。另外,某些药物、创伤、感冒、腹泻、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损伤等因素也能引起早搏。

功能性早搏多见于无器质性疾病的正常儿童,一般为良性早搏,可能由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因素引起。患儿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如果每分钟出现6次以上的早搏,则称为频发早搏,有可能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乏力、心悸、心前区不适等表现。功能性早搏对健康的影响不大,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频发早搏及有症状的早搏宜解除顾虑,由情绪激动诱发的早搏可以试用镇静剂和受体阻滞剂。

器质性早搏不但影响心排血量,而且容易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宜尽快尽早查明原因和诱因,给予对因治疗的同时,为预防潜在的风险,积极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均可以对早搏进行诊断,但后者可以更加详细的记录早搏发生的多少和规律,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还可以评估早搏的治疗效果。怀疑早搏由心肌损伤或者心肌炎引起者,应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近期有过发热、感冒的患儿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做病原学检查协助诊断。腹泻的患儿出现早搏,既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也要注意电解质紊乱。有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还需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故此,发现早搏以后,家长应带患儿去小儿心脏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早搏做出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疗。

信息来源:医院

医院分支机构信息









































白殿疯病传染吗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fbf/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