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情绪控制了你

      01

有一次月考结束,一个女生拿着试卷很委屈地跟我说:“老师,你看,这几道题我明明会做,最后还是错了,唉!我怎么这个样子呢?而且我每次都这样,你看,还有这一道也是!总共30分啦!30分啦!你说,老师,我怎么是这个样子呢?”

我看她连珠炮的语速,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她不是来向我请教方法的,而是仅仅发泄情绪而已,所以我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让她说完。

“老师,你不知道,我感觉痛苦死了,你不知道,我昨天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看着这孩子满脸的自责和后悔,我知道这个时候跟她讲什么大道理,给出任何指导意见都是没用的。即使我讲得唾沫飞扬,甚至孩子还可能会频频点头,但随后,她该纠结的还得纠结,该难过的还得难过,只有时间老人才能洗刷掉这些不适。

我一直在琢磨,当别人情绪来临之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摆脱情绪的牵制?曾经有个学生恋爱又失恋,一路的纠结。我傻乎乎地不停地跟他讲道理,我都佩服自己,道理居然能讲得那么透彻和深刻。但感觉对他一点用都没有,最后他还是从此一蹶不振,把高中三年的青春岁月挥洒在无尽的哀愁之中。

我一直在琢磨,当我们自己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早日摆脱它们的纠缠?让自己尽快恢复平和、宁静、喜悦的精神状态。我也经常会为一些很小的事而心里跌宕起伏,明明知道这事是没有必要难过的,明明知道有些情景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却依然说服不了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想了,不要想了!但闭上眼睛,那些乱如麻的烦忧总还在脑海中萦绕。

我认真地去翻看各种书籍,把什么《改变,从心开始》啦,什么《自控力》啦,什么武志红心理学书籍啦,什么王阳明心学统统找过来,反复看。然后每天大清早来到中山纪念中学那棵大榕树下,面树思过,反复琢磨,经历了七七四十九天。

最后——还是没琢磨明白!

但是,我可以把书上看到的整理一下,发给大家,就算是一个读书笔记。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你别指望我懂很多,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有些题不会做,我也要翻答案的!

          02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一般人最爱用的解决方式就是追查引起情绪的原因。就是他,就是她,就是它,就是他们让我如此难受!如果没有他们,我会感觉很好。当然,一个最好的解决情绪的办法就是找到当事人,跟他理论理论,最后把对方说服了,让他给你道个歉。这情绪一般很快就消失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嘛。

但你觉得,你说服得了别人吗?每个人都是非常自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角度想问题,都是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而忽略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尤其成年人,更是固执得不行。你准备与他们理论之前,他早就准备了反驳你的理由了。所以大部分争执,都是以不欢而散而结束。

然后你狠狠地丢下一句:“怎么有你这样人?”

结果他回了你一句:“你还不是一样,滚!”

“滚就滚!”

情绪不但解决不了,他还变得恼羞成怒。而你,只好屁颠屁颠地走了。

那你说吵不行,那我们就该忍啦。哎,别想这事,久了就忘记了,这也是很多人处理情绪的方法。

忍?谈何容易,心字头上一把刀。它会把你这些情绪压进你的潜意识,会在未来某个相类似的时刻重新被唤醒。比如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为一件小事而暴怒,这件事在其他人看来是非常小的一件事,而他会莫名其妙地产生情绪,其实不是眼前的事情惹到了他,而是曾经的情绪没有正常被消化掉,现在被重新唤醒而已。但这个时候,你再也找不到情绪的原因了,还不如当初给它处理掉呢。

那你说该怎么办?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说过,改变他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刺激与回应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人在这段距离之间可以有选择的权力。

也就是说,你遇到糟糕的事了,你很气愤,你很焦虑,你很激动,外界对你产生了刺激,你既可以发挥的动物的本能,沉浸在事件本身而不能自拔,让局面完全失控。你也可以让自己剥离出来,情绪是情绪,你是你,让情绪自然流动,难受就让它难受,悲伤就让它悲伤,你就看着那个小小的自己去表演,可能就是脸部麻一麻,胸口痛一痛,很快就过去了。不要去阻拦它,你越阻拦它,它就持续得越久。你也不逃避它,逃避它,它会藏起来。你就是让它自然流动。

但是,你不听它的,不要太相信它。仅仅感受它,并不采取进一步行动。也不把情绪怪到某个人或某件事身上,因为那只是你思维的假象。

让情绪自然流动,是情绪消失得最快的一种方法!

      03

情绪有自然发生、发展、消亡的时间规律。就像病毒性感冒一样,它就是要经历了喉咙痛,然后嗓子哑,流鼻水,打喷嚏,最后咳嗽一个星期就好了。你要做的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尊崇自然规律,与感冒和平相处,感冒中有你,你身上有感冒,大家其乐融融,时间到了,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就像最前面两个学生的问题一样,如果是你的孩子,就告诉他们,接受现实,接受我们会犯错的事实,接受我们这辈子一定会被伤害的事实,并且允许自己难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们恢复得反而比较快。

但如果你就是不服气,带着病毒性感冒就是要去运动。结果出了一身冷汗,回来炎症加深,变成气管炎、心肌炎,那就等着住院吧!要么你就纠结不停,不停地问自己:“我怎么就感冒了呢?哎,就是谁传染给我的,那个家伙,太不讲道义了,明知道自己感冒了还靠近我!哎,我多痛苦啊!”最后,感冒没伤害到你,并发症却收拾了你半条命!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为什么要顺其自然呢?

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两种负责思维的物质,一种是负责主动思维,这种思维受你的控制,你愿意想什么就可以控制自己想什么,比如你要做出一道数学难题就是要长时间地集中这种思维。

还有一种负责被动思维,平时你闲着没事胡思乱想基本上就是这些这些物质在起作用,他们往往比较散乱,不成系统。所谓天马行空乱想就是这些物质在起作用。这些思维就像探照灯一样不停地扫描你的大脑信息,如果你心里没事,他们就懒洋洋地到处扫描,就像二战时候德国的那个探照灯。如果你心里有事,比如你不停地阻止情绪发生发展,这探照灯就会发现有情况,就会把所有的探照灯集中到你的事故发生地。所以你越纠缠不清,探照灯就越集中到那个区域,让你不得安宁。只有你早日让情绪事故通过,探照灯才会重新恢复懒洋洋扫描的状态,你也重归宁静。

你不信?你可以测试一下,你现在不是拿着手机吗?你告诉自己,什么都可以想,就是不能想着“手机”。你会发现,你没有办法做得到,想着想着,又会回到“手机”上来。因为你能控制主动思维,却不能控制被动思维,你越告诉自己不去想它,被动思维的探照灯越去照亮它。

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当我们睡不着的时候,越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快睡觉了,不要乱想了,结果越是睡不着。因为你启动了被动思维的探照灯。你不如随便自己想,想想什么就想什么,想累了,自然就睡了。

现在你应该明白,佛祖为什么总是告诫我们:“放下,就是快乐!”

      04

你可能又不服了,要是别人不惹我,要是我事事都顺意,我能有这么多情绪吗?

那我问你,你能保证一辈子不感冒吗?你能保证一辈子病毒不找你吗?而且我们知道,每年都生生病,其实身体更健康,就不容易生大病;每年都倒点小霉,日子过得更踏实,更能感觉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能珍惜当下,更有坚强的斗志。

如果你还是不服,还在纠缠不清,我只好讲几句更难听的话啦。

《罗辑思维》里的罗振宇说过,判断自己是不是屌丝有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看看自己对过往存量的纠缠程度和对未来增量的担忧程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纠缠于过往的一些事,总是放不下,总是在问为什么,为什么别人要伤害我?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或者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总是踟蹰不前,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担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担心努力了万一没有收获怎么办?那不亏大了?那该多丢脸!

如果你基本上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那么恭喜你,你跟我一样,都是屌丝思维,基本上不会有好大个出息。哈哈,你别骂我,是《罗辑思维》里面说,你要骂就骂他们!

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意识决定我们的心里感受。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但心里如果不好受,再多的物质还是不幸福啊!

心学大师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如果我们愤怒,就让自己愤怒吧,不要去阻挡,笑嘻嘻地看着自己这个愤怒的熊样,但不要听它的指挥,过一会就好啦。不要去怨责别人,因为不见得是别人的问题。宽恕别人,宽恕别人其实就是解脱自己!

如果我们悲伤,就哭一哭吧,哭一会儿就好了,我们又不是什么圣人,偶尔难看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我们焦虑,不要责怪自己,要允许自己焦虑,焦虑几天它们自然会消失,再说了,你要相信,带着焦虑,你一样活得好好的。

如果我们抑郁,就让自己抑郁好了,不要去批评自己怎么能抑郁呢?你越放松对它的警觉,你会发现,它们对你的伤害就越少。脚气、狐臭和牛皮癣不常常附在你我身上吗?说不定到死都不会消失,你我不照样活得开开心心?

放下抵抗,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反而能激起你前行的力量。









































白癜风的预防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fbf/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