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魏则西的病有药可治吗

4月12日,22岁的魏则西死了。留下那个关于“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故事。两年前,即年的4月,魏则西被查出得了滑膜肉瘤。这是一种恶性软组织肿瘤,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率极低。近日,因为魏则西在《知乎》上发出的对生命的最后追问,把百度推广和医院也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五一期间举国议论的热门话题。先抛开对百度推广医疗竞价排名的道德拷问,以医院等医疗乱象的深层追究,从这个病的本身来探究一下它是怎样的一种恶病,以及是否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呢?

“滑膜肉瘤”到底是个什么鬼?

有资料显示,魏则西所患的“滑膜肉瘤”是源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生于前臂、大腿、腰背部,主要症状为局部肿胀、肿块、疼痛为主,导致活动受限。全身凡有关节滑膜、滑囊、腱鞘均可受累,一般原发于关节囊外,后穿入关节囊。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见。男多于女,病理长短不等,以1年左右多见。

本病的基本X线表现有三点:软组织肿块,局部骨皮质破坏,肿瘤的钙化和骨化。此病好发于关节附近,呈分叶结节状,密度增高,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骨化影,呈条状或块状轮廓清楚的高密度影,部分骨化影中可见骨小梁结构,少数病例为骨化性肿块。应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骨肉瘤等鉴别。

“滑膜肉瘤”怎么治?

医院软组织和腹膜后肿瘤中心主任郝纯毅介绍,包含滑膜肉瘤在内的“肉瘤”和我们常说的“癌”属于不同起源的两大类型恶性肿瘤。其中,发生于软组织的叫做肉瘤,比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它和癌的发病率、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等都不尽相同。他表示,滑膜肉瘤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目前没有精准的发病率统计。位置在腹膜后的软组织肉瘤,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属于罕见病。他说,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多数对现有化疗、放疗等手段均不太敏感,手术是唯一能给病人带来潜在治愈机会的治疗手段

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并争取做到广泛切除,如有重要血管受肿瘤侵犯血管需随肿瘤一併切除,则有行血管移植的必要,切除不彻底有较高的局部複发率,文献报导,边缘切除,复发率高达77%。好发肺转移,但淋巴转移也不少见,其发生率20%左右,因此凡引流淋巴结较大者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必要施行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在20%~50%左右,局部切除不彻底者,可辅加放疗,目前化疗效果尚不肯定。

“免疫治疗技术”是否靠谱?

医院提供的“生物免疫疗法”,即是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DC-CIK生物免疫疗法”,其原理为首先提取患者的DC细胞,在体外将其诱导成熟,同时提取患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激活成为CIK细胞,将DC和CIK两种细胞共同培养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激活肿瘤抗原相应的淋巴细胞,再把它们输给病人体内。

“免疫治疗”的原理是调动患者自身抵抗力、战斗力抵御肿瘤细胞,而非像化疗、放疗等的“直接杀伤”。在理论上来讲,这是肿瘤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当前肿瘤治疗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包括CIK、NK、LAK等,在国际上研究不太多,而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在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前途而且在国际上高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方向。

回到疾病本身,晚期滑膜肉瘤,最近几年到底有没有新突破?其实还是有的,除了靶向药初露端倪,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TCR-T。相比于CIK技术,TCR-T技术将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免疫细胞,不再是单纯的数目扩增,而是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在T细胞里装进了一个能把癌细胞揪出来的“特种兵器”(TCR),这也正是为何CIK是疗效不明显,而TCR-T则有可能给魏则西们留了一条生路。

魏则西到底吃过什么药?

根据搜索网上的信息,药物对滑膜肉瘤本身无明显作用,化疗药物仅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是必要的。但魏则西提到过一种他要吃的药,在香港买是元一个月或者40天,他吃不起,但在印度买的话只要元,可是不允许入关。这种药便是肿瘤癌症患者非常依赖的印度仿制药。但具体是什么药,他也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那么,印度的仿制药又何罪之有,不许入关呢?

由于印度实行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这使其有了“世界药房”的名声。药品价格便宜,药效号称与原研药相差无几。国内的仿制药,由于定价机制和环境的原因,价格比印度贵。印度专利法规定,强制许可适用于公众对于该专利发明的合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或者公众不能以合理的可支付价格获取该专利发明,或者该专利发明未在印度领土范围内使用的情况。印度专利法修正案()中,新增加了关于强制授权适用范围的相关条款,该条款使得强制许可下的印度仿制药可以出口到无相关生产能力的地区和国家。有媒体报道,印度的仿制药60%以上出口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市场上的仿制药品近40%来自印度。不少跨国制药巨头控诉印度制药公司侵权,却均以败诉收场。但我国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吃便宜的药呢?

专家如是说: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义务维护知识产权,对印度仿制药这种明显侵犯医药知识产权的产品不能进口;其次这些药的原研药很多在中国已有专利注册,药品所属企业已在中国销售这些药,不愿看到仿制药同时销售;此外,对于已超过专利期保护的部分药品,中国制药企业已经在生产仿制药,没有必要再从印度进口。这些都是印度仿制药在中国禁售的原因。

国产仿制药质量如何?

事实上,国产仿制药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仿制药市场发展迅速,规模近亿元,仿制药在处方量中占比达95%。不过与印度相比,同种仿制药国内的患者更愿意选择印度的产品。印度的便宜啊,药厂竞争非常激烈,此外,印度在国际化方面做得比较好,能达到美国的标准。而国产仿制药质量、药效和原研药确实存在差距。

在年到上半年,国内仿制药批件数量呈井喷之势,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仿制药大国,但不是仿制药强国,低水平仿制扎堆现象严重,很多药品的批文数量达几十个甚至过百,药企之间恶性竞争。同时,大量获批上市的仿制药没有进行过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普遍存在质量差、疗效弱的问题。

不过,随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国内仿制药行业即将迎来洗牌。近期,国家食药监局接连发文部署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事宜,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国产仿制药、进口仿制药和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并且将一致性评价完成的时间设定在了年底。中国有多家制药企业,有研发能力的不到家。现在的化学仿制药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能够通过一致性评价。这对于行业来说即是机会又是挑战。

Roger药闻药事编辑HPC药闻药事聚焦国际动态







































哪里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fbf/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