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感冒多发,小心心肌炎

心肌炎

心肌炎是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层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任何年纪的人都有可能得心肌炎,但儿童、青少年、青壮年发病最为常见。

医院心血管科孙艳玲主任为大家普及“心肌炎”的相关知识

心肌炎是怎么得的?

在我国,由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发生的病毒性心肌炎者人数快速增加。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常见的感冒和腹泻。这些往往是心肌炎的诱因。

如何确诊心肌炎?

医生往往在问清患者是否有感冒发热等前驱症状,再结合患者的症状,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检查:

1、血液检查:白血球计数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心肌坏死标志物如CK、CKMB、TNI等在急性期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范围。2、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病理性Q波;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了解心律失常有重要帮助。

3、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是否有心脏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包积液等。

4、心内膜心肌活检:可提供心肌炎的病理组织学证据,即心肌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心肌炎有什么表现?

发热咳嗽: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常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肌肉酸癌等症状,患者中以女青年居多。在发病时带有多汗、疲乏、心慌、气短、头晕、心前区间痛、手脚浮肿等。

无力心慌:轻微患者全身没有力气,感到心慌,患者只要能在觉察医院进行诊断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疼痛休克:严重患者心脏明显扩大,心脏跳动也出现异常,心音杂乱。这类患者”心律不齐”,且”喘息”非常急促,心口甚至有”疼痛”的症状。严重的话,还有”休克”、全身抽动的症状发生。有的前期未重视坚持训练,会出现运动中的心跳骤停、猝死。

如何治疗心肌炎?

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在休息的基础上用一些抗病毒、改善心肌营养代谢的药物。如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还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据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只要及时治疗,大多数能在数周后治愈。所以心肌炎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何预防心肌炎?

预防心肌炎就是要保护机体的抵抗力。当我们的抵抗力不行的时候,外面的病因就可以进来,进来以后通过血液影响到心脏就出现心肌炎了。所以,要预防心肌炎我们首先要保护机体的抵抗力,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

1、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很多的心肌炎早期都是感冒的表现,常见咳嗽,过一段时间以后,胸闷、憋气,要想预防心肌炎,就得从预防感冒开始。但即使感冒,如果抵抗力足够,也不会发展为心肌炎。只有1%的感冒会发展为心肌炎。所以平时还要综合持久的提高我们的抵抗力。比如多吃一些新鲜蔬果,保证营养供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必要时补充维生素C等。2、避免过度劳累:很多年轻猝死的心肌炎病人,大多数都是早期未发现未重视再加上过度劳累。我们可能在新闻里面看到过,抗洪抢险的时候,年轻体壮的一些战士死在了抗洪的前线,实际上就是由于过度劳累,加上感染,导致心肌炎而猝死的。这些大多数就是由于连续作战,导致过度疲劳。3、避免不当饮食:前面谈到胃肠炎多提示伴有感染,然后才有心肌炎的症状。所以平时重视餐饮卫生,健康科学饮食很重要。平时生活中交际时避免过量饮酒,大量饮酒很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炎。

孙艳玲主任提醒,心肌炎本来是可防的,但因为有的人忽视了心肌炎,到比较后往往影响了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早了解心肌炎防治知识,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

科室-;;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yfbf/1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