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软组织损伤的恢复缓慢,若处理不当,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分急性和慢性。
(一)急性损伤
因一次暴力作用的结果,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理变化和临床体征明显。
1、当人体某部受到一次较大暴力作用后,局部组织细胞遭到破坏,组织撕裂或断裂,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血肿、水肿;出血停止后,出现炎症反应。反应在体表上是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伤后4-6小时,血肿和渗出液开始凝结,形成凝块。伤后24小时左右伤口周围开始形成新的毛细血管合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渗出的白细胞逐渐将坏死细胞清除。临近健康细胞分裂代替缺损的细胞和组织,使受到破坏的组织得以逐渐修复。
3、肉芽组织形成后,经伤口收缩、再生上皮覆盖活瘢痕形成,完成伤口暂时性愈合。
4、损伤的愈合是通过再生来实现的:①完全再生: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原来组织完全相同。②不完全再生: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修补,而由肉芽组织代替。
影响再生能力的因素:
⑴组织再生能力强弱:结缔组织、小血管、骨的再生能力强;肌肉、软骨、神经再生能力弱。
⑵损伤的程度、年龄、营养状况、身体机能状况、局部血供。
(二)慢性损伤
或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为慢性;或长期负荷过度由微细小损伤积累成劳损。特点:发病缓慢。
病理变化:
1、早期:局部长期负荷过重,引起神经调节功能障碍,组织合成与分解失去平衡,组织中的糖、类脂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此时及时调整就可以很快康复。
2、中期:组织中的糖、类脂脂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长期遭到破坏,组织细胞营养失调,发生变性和增生。此期大运动训练时疼痛,准备活动后可能消失,运动后出现。
3、晚期:小血管发生类脂样变化,血循障碍,局部缺血,疼痛加重,温度下降。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包括挫伤、肌肉筋膜伤、关节囊韧带扭伤、肌腱腱鞘和滑囊损伤。根据病情可以是急性,也可以是慢性。
(一)急性损伤
1、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理变化和临床体征明显。
2、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前已讲)
①早期(24-48小时以内):因组织细胞破坏,小血管和淋巴渗出引起血肿和水肿。局部肿胀产生了压迫和牵扯性刺激,使疼痛加剧。由于组织损伤,疼痛和肌肉痉挛,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②中期(24-48小时以后):血肿开始凝结,24小时后伤口周围开始出现新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凝块逐渐被吸收和白细胞清除,新的细胞和组织开始分裂,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
③后期:伤口愈合是通过再生来实现的。⑴完全再生: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来组织完全相同。⑵不完全再生:缺损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修补,只能由肉芽组织代替,最终形成疤痕。
影响再生的因素是:⑴再生能力:结缔组织、血管、骨骼再生能力强;肌肉、软骨、神经再生能力弱。⑵损伤的程度。⑶年龄:年龄越大,再生能力越差。⑷营养。⑸身体机能状况。⑹局部血液供应。
3、处理原则和方法
①早期: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外敷新伤药、内服止痛药,如跌打丸、云南白药。
②中期:处理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和渗出液吸收,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再生和修复,防止粘连。
方法-理疗、按摩、针灸、痛点注射、热疗、药物、拔罐、功能训练。
③后期:处理原则—增强肌肉和关节功能,软化瘢痕,防止粘连。
处理方法-同上,中药熏洗,使用保护支持带运动。
(二)慢性损伤
1、处理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功能,软化分裂疤痕,防止粘连,合理地安排局部负荷。
2、处理方法:按摩、痛点注射、拔罐、理疗、中药熏洗、功能训练、使用保护支持带。
三、常见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一)挫伤
(1)损伤机制
又称撞伤,钝性外力作用于人体引起。如冲撞、踢打、与器械相撞。属闭合性损伤。最常见的是大腿与小腿前部,头、胸腹等。
(2)征象
①疼痛(初轻后重)、压痛、肿胀(浅部是瘀斑,深部是血肿)、功能受限。
②少数人出现骨化性肌炎:伤部感染化脓、血块大造成。
③严重的可能出现缺血性肌肉挛缩。较重的挫伤因妨碍血液循环引起。
④严重的还可能合并其它组织损伤:头部出血或震荡、腹部肝脾破裂、胸肋骨骨折,甚至休克。
(3)处理
①限制活动期:立即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外敷新伤药或消肿膏,内服止痛药。严密观察,如出血肿胀严重,送医院做手术,取出血块。
②恢复活动期:24-48小时以后,肿胀基本消退,拆除包扎热疗、理疗、按摩、功能训练。如股四头肌挫伤功能训练,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膝关节屈伸。
③功能恢复期:股四头肌抗阻练习,行走,打羽毛球、乒乓球,并配合按摩、理疗等功能练习。
(二)扭伤
1、损伤原因
关节做超常范围的活动引起。在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是踝关节、膝关节、掌指间关节和肘关节。另外断裂是被动引起,与:
①准备活动不当。②场地原因。③训练水平差,关节稳定性不好。④与解剖生理弱点和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有关。
如:踝关节:内翻引起外侧韧带损伤。膝关节:屈膝o-oC,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造成内侧副纫带的损伤。
2、征象
①疼痛、压痛、功能受限。
②瘀血、肿胀:有关节囊损伤肿胀明显。
③韧带完全断裂时关节有松动,开口感,关节不稳定感。
④检查:侧搬试验阳性。
3、处理
①立即冷敷、加压包扎休息。
②痛点注射,理疗,按摩,热疗,针灸,功能训练。
③有关节松动感、开口感、医院检查有无韧带完全断裂,如有一定要手术缝合。
4、预防
①加强关节周围肌力和揉韧性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②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③正确掌握技术动作。④注意场地器材卫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