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R-on-T了!室速发作了!除颤仪!”,急促简洁的话句再次打破凌晨急诊EICU片刻的寂静,长期在急诊抢救一线工作中形成的医护之间的默契,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团队间的心领神会,熟练、娴熟、快速地进行胸外按压、电复律操作。“心率转窦、神志转清“,所有的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但紧绷的神经却不敢放松。因为这是几天内这个患者第七次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了。
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性,新婚不久后随丈夫从外省到福建打工,正开始为自已幸福未来打拼之际,不想病魔降临,反复高热、意识不清,外院诊断“感染性休克?心肌炎?“后送入我院抢救室。“休克、心肌损伤、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肺部感染、脑水肿、发热......”。抢救室急诊一线医师接诊后迅速给予稳定生命征及对症治疗后,收入EICU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急诊内科黄孝锋、蔡川奇主治医师按惯例给每个入EICU患者进行床旁超声进行血液动力学、心脏功能评估后。“患者左心收功能尚可,下腔静脉未提示容量不足“,疑惑产生了,”脓毒症、心肌炎”能解释一切症状吗?在内科组黄艳晶副主任、李毅鸣副主任等医疗组成员在思考病因时,患者依旧反复室速发作,频繁意识丧失。一次次按压、一次次电复律,休克、多脏器功能损伤(心、肝、肾)、脑水肿、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低下接踵而至......病人正与死神赛跑,揪出疾病背后的“真凶”已经迫在眉睫。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钾、硫酸镁等稳定心肌细胞稳定性处理,仍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与此同时,因为经济困难及患者病情危重的原因,患者的爱人开始出现精神压力过大的负面情绪,拒绝临时起博等治疗措施。沟通,再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患者的爱人和从云南老家赶来的兄弟姐妹终于下定决心,留下一句话“医生,我只给自已留下五十块做伙食费,希望你们尽力去救治。”背负着家属的信任,医疗组争分夺秒的查找病因,兄弟科室也伸出援手,神内、心内等科室急会诊帮忙给出诊疗意见,超声科给予加急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畸形(TypeI型)。“先天性心脏病?脓毒性心肌病?”,拔开云雾见天日?经过心内、心外会诊后,诊断证据不足,再次否决。诊断再次停滞不前。
又一次室速发作!在电复律成功后,医护人员的心情开始凝重,这时患者嘴角挤出一丝笑意,说“医生、护士你们怎么这么紧张啊,放心,我很快会康复出院的”。没有华丽的辞藻,轻描淡写的话语间,是医患之间的心灵撞击,表达的是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与信任,也表现出患者面对病魔的坚强态度,相互间会心的微笑,读懂对方的内心,如三月里的春风吹淡了焦虑的气氛。找出病因,才可能对患者去除病根。追本溯源,岳新新医生带着规培医生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再次仔细体格检查。这些看似临床医生最普通的基本功,却往往能找出最终的诊断线索。“闭经三年、毛发稀疏、面色苍白、从小身材矮小,成年后性欲差”,患者正处青春年华,本不应出现症状,难道激素水平出现问题?难道这些疾病均由此而起?稳定生命征,完善检查,董燕芳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监护,保证患者一出现心律失常能及时处理,为最后的攻关保驾护行。皮质醇低下!ACTH低下!FT3、FT4低下!腺垂体功能减退!腺垂体危象!内分泌科颜晓芳主任会诊后证实了医疗组的想法,披沙拣金、蔓引株求,隐匿在暗处的“凶手”终于现形。
经“氢化可的松、左旋甲状腺素”等治疗后,患者脸色开始转红润,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无法进入EICU陪伴,为了离爱人距离近,而长期坚持留守在EICU门口患者的丈夫终于等到了爱人康复相聚那一刻。小两口简单的答谢,是EICU医护人员最好的肯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踏上从医之路时的初心,心中永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这只是每天发生在忙碌EICU的故事之一,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能见证生与死,感受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品味着生命的伟大和不易。新兴的EICU在学习,在前进,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
文稿:李毅鸣黄艳晶
编辑:蔡川奇
审稿:林志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