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临床上辨证治疗心血管病时,深深地感到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保护
脾
胃
原因有三:
1
原 因
中医所治的往往是常服西药无效的病人,一些西药有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因此这部分病人往往脾胃已虚,而临床一些医生只顾治心,而忽略胃气之顾护,心病未愈,又添胃病,顾此而失彼。
2
原 因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其脾胃已偏虚,不耐过寒、过热药物;
3
原 因
另一方面,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浊、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痰湿性质粘腻,最易困脾,使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从而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而在临床上表现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等一系列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加重心血管病的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病治疗的始终。
另外,中医在治疗心血管方面也有独到的优势,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几种常见病的中医治法:
心肌炎
多数医家认为心肌炎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不足,热毒、瘀血,因此,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是其常见病理变化,主要涉及肝、肾二藏,故平肝潜阳,育阴熄风为主要治法。
冠心病
现代研究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心气虚,或偏阴虚,阳虚,标实为痰浊,瘀血,因此益气,活血,化痰为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大法。
c27.,3.,56.,5.,92.,4.L92.07,11.9C88.34,11.,84.,11.,81.,11.z"fill="rgb(,,)">正所谓:“气虚不运者,健脾胃,补中气,中气盛则宗气自旺;血亏不荣者,调脾胃,助消化,脾运健则营血自丰;湿蕴者,芳香化浊,湿祛则胸阳自展;痰阻者,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中焦虚寒者,温中散寒,寒散则阳气自运,营血畅行。” 专家简介 白兰地,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40余年,灵活应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中草药治疗,疗效满意,工作态度好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党员。 擅长 1、银屑病、湿疹、痤疮、带状疱疹、皮炎湿疹、黄褐斑等各种疑难皮肤病; 2、内科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