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别的三月里,大家对于健康的关心似乎都集中在了新冠肺炎病毒。的确这是一个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但是病毒可是一个大家族,三月里,还有一些经常出现的病毒也是非常危险的。它的症状与新冠肺炎病毒有相似的地方,隐蔽性高,常常容易和感冒搞混,究竟这种病毒是什么?
它和新冠病毒一样危险它就是流感病毒,流感非常常见,特别是在换季时,很多人都会感染流感。但是流感病毒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如果不重视,任其发展,可能导致心肌炎,威胁生命。
病例:去年年初,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劳累后出现了发烧,同时还有肌肉酸痛、头痛的症状。最开始他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自己吃了点感冒药,但发烧持续不退。医院就诊,医院做了流感筛查,证实他是甲流。在住院期间,他出现心慌、气喘,心肌酶非常高,没过多久病情急转直下,转到了心脏监护室,幸运的是,经过抢救他情况好转出院,再用了半年时间,心脏也逐渐地恢复了。
所以心肌炎是一个很急的病,它可能因为一次简单的感冒而引起。
病毒感染是引起心肌炎的重要原因,哪些症状预示着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提早就医:
前驱症状:发病前数日或1-2周,病人可有感冒或腹泻症状
心脏跳动节律异常:心慌、心悸、早搏
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明显乏力、疲劳、呼吸困难。
心肌炎症表现:长时间,难以准确定位的胸闷、胸痛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心肌炎患者的症状都很轻,表现为第1、2种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可能出现第3、4种表现了。
专家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颗“心”,一个是实体心脏,一个就是心理精神。人的健康分成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躯体疾病和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影响。
每个人都有两颗心当外在的环境发生不利改变时,精神压力会对人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逃避、失望、甚至绝望,这些负面情绪会诱发心脏病发作;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有身体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感受,如严重的胸痛、闷气、乏力、晕厥、甚至濒死感或猝死等,同样会导致人的精神和心理的不快和负面感受。这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加重。
所以在疫情期间我们如何在家做到保护心脏、调节情绪呢?专家给大家带来心脏病患者的5不做。
1不做激动的事人激动是身体的自然反应,但情绪上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控制。
2不吃过饱的饭宅家期间,吃得过多加上不运动,很容易长胖,不节制的增重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3不做剧烈运动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在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度。
运动完后可以数一数自己的脉搏或心率,正常标准是用减去您的年龄,比如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不要超过
运动后不要出现明显的气喘,说不出话
运动要循序渐进
4不忘该吃的药很多人在家会忘记吃控制慢病的药物,专家提醒一定要按时服药,如果偶尔忘一次,可以先测量相关指标,如果发现指标波动,可以马上服药,但千万不要把忘记的药放在下一顿加量吃。
5不要自己吓自己很多老年人看到新冠病毒传染性如此强,非常恐慌,但是专家建议,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可以了解清楚这个病毒的特性,做好防护措施,就不必太过担心被传染。
如果您还有关于新型肺炎的疑惑,请把您最关心的问题留言发送给我们!
节目组审核之后会挑选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向专家提问,专家会在在节目中回答这些问题。
▼
长按识别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