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高血压患者来说,进入夏季仿佛就进入了一个“安全期”。由于气温较高,血管扩张,血压也相对容易平稳,于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患者便自作主张,未征求医生的意见就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
尽管确实存在自行停药、减药、换药后仍安然度夏的患者,但心血管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并不值得效仿。尤其是平时血压控制得不理想的患者,如果血压刚降下来不久就停药,血压很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甚至还会因此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一到夏天,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警惕用药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一到夏天就停药
危害:血压可能“报复性反弹”
“每年一到夏天,我就把高血压药停了,到秋天再吃,从来没出过问题。”高血压患者李大爷最近向病友苏婆婆传授他的“度夏秘诀”,半信半疑的苏婆婆试着停了几天药,没想到一次外出买东西时她的血压突然升高,差点晕倒在地上。
夏天天气热,人的血管容易扩张,从理论上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相对冬天时会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夏天自行减药、停药就是安全的。专家表示,平时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夏季尤其要小心,不要误入自行停药、减药的误区。
专家分析说,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对降压药很敏感,一吃药血压很快就会降下来,但是一不吃药,血压就会反弹,反跳得更厉害。这些患者原来可能吃一片药就可以解决问题,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重新升高,这时再吃一片药,就解决不了问题了,这就是血压的报复性反弹。
专家指出,如果患者的血压一直控制得很稳定,在正常偏低水平,在夏天可以适当减少药量,“但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自停药。
误区二:降压药经常换着吃
危害:血压波动大可导致缺血
黄阿姨这几年一直服用同一种降压药进行降压,血压控制得不错。前阵子她去药店买药时听人说总吃一种药效果会变差,于是买了一种从没吃过的降压药。服药一段时间后,黄阿姨发现自己的血压降得比以前更低,还出现了头晕的症状。
很多高血压患者患病时间都很长,他们总觉得很了解自己的病情,有时便自作主张地换药,这种做法并不安全。患者对一种药是否产生耐药性,并不是根据服药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通常只有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好时,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如果血压一直控制得较好,并不建议患者轻易换药。
提醒:两种人夏季不能减药
哪些人不能减少降压药剂量呢?
第一种不能减少降压药剂量的高血压患者是血压降低幅度不超过10mmHg的人,由于血压波动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时,可以按照原有的治疗方案继续服药。
第二种是高血压伴随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肾动脉没有明显狭窄,尽管夏季血压有下降的情况,但只要不低于/60mmHg,且没有明显不适时,也需要维持原有用药剂量。
医院内科
医术好——师资力量雄厚,设备精良
医院内科是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3名,主管护师及护士23名。科室医护团队结构合理,专业技术突出。
科室设有内科门诊、急诊、专家门诊、胃肠镜室、内科病区,目前病区实际开放床位70张,常年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坐诊。医院的大型设备,能准确快速地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急危病症做出诊断、治疗、抢救。
业务好——专治这些疾病
为了给广大身患内科疾病的患者提高全面便捷的诊疗服务,科室常年开展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等诊疗业务。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各种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气胸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胃肠道息肉等。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肌炎、风心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各种头痛、头晕、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癫痫、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周期性瘫痪、焦虑、抑郁、失眠等。
其他系统疾病:甲亢、各种贫血、糖尿病、尿道炎等。
服务好——视患者如亲人
内科患者病程时间长,病情易反复,长时间饱受疾病折磨,患者情绪容易波动,再加上内科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儿女不能时刻陪伴在膝下,内心比较孤独,容易产生焦虑感,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诊治疾病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医院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学科带头人张新中主任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室上下视患者为亲人,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诊疗服务,给予患者温暖的人文关怀。
专家推介
张新中
职称: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余年。
医院医院三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心血管分会委员;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西安医学院临床客座教授,担任诊断学及心血管章节的教学课程。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新编心电图学》《现代心血管病诊疗指南》专著两部。“小C臂下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应用”获西安市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业特长:
在冠心病,心肌梗塞诊治及介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复杂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急,慢性心力衰竭及难治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心脏病,心脏康复,心血管急危重病及疑难病的救治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精彩回顾
我叫“脑卒中”,俗称“中风”,离你们并不远丨世界预防中风日
换种盐,高血压风险降低55%
血压的控制目标是多少?为何说“降压达标是硬道理”?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为啥要做这些检查?
高血压患者如何跟着血压的波动服药?不同的高血压类型服药时间也不同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90mmHg合适吗?那要看您是谁!
编辑:张小丽
审核:林玉莲
-(日间)(节假日、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