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消化杂志,,40方丹,马敬东,官佳轮,等摘要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住院患者消化系统表现,为疾病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法新城院区NCP住院患者资料,如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疾病危重程度、发病潜伏期,以及起始症状和消化系统表现。比较需使用无创或有创辅助呼吸的危重型患者(危重组)与未使用辅助呼吸的非危重型患者(非危重组)的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以及消化系统表现。统计学方法采用连续性矫正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中位数检验。
结果
例患者中,男例(47.9%),女例(52.1%);中位年龄57岁;84.1%(/)的患者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危重组46例(15.1%),非危重组例(84.9%)。发病潜伏期为1~15d,中位期6d。起始症状以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下降为主,分别占81.1%(/)、39.3%(79/)、54.7%(/)、50.2%(/)。79.1%(/)的患者于起病后1~10d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29.4%(59/),呕吐15.9%(32/),腹痛6.0%(12/)等。49.5%(/)的患者发生腹泻,中位出现时间3.3d,(3.3±1.6)次/d,持续(4.1±2.5)d;排除可能的药物相关性腹泻,腹泻发生率仍有22.2%,但仅6.9%(4/58)的患者粪常规发现白细胞或粪便隐血阳性。39.1%(/)的患者入院时出现ALT、AST或胆红素升高,其中ALT、AST≥80U/L者仅占7.9%(24/)和6.3%(19/);合并胆红素升高者仅占2.0%(6/),平均水平为(37.4±21.1)μmol/L。危重组的中位年龄大于非危重组(65.5岁比56岁,P0.05),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67.4%(31/46)比34.1%(88/)]、AST轻度升高(40~80U/L)者比例[47.8%(22/46)比21.7%(56/)]均高于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8.、15.,P分别0.05、0.01)。两组间男性患者比例[58.7%(27/46)比45.9%(/)]、核酸阳性率[94.6%(35/37)比82.5%(/)]、有消化道症状者比例[85.0%(17/20)比78.5%(/)]、腹泻发生率[44.7%(17/38)比50.2%(/)]、入院时胆红素异常者比例[6.5%(3/46)比1.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较为突出,腹泻和转氨酶异常者比例较高,且危重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较非危重型患者更高,这将为NCP防控和诊治策略提供参考。
自9年12月以来,武汉发现多例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随即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其他国家[1,2]。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数据,截至年2月17日24时,全国确诊例,其中死亡例[3]。病原证实为β属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es,nCoV),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9新型冠状病毒(9novelcoronavirus,9-nCoV),感染9-nCoV的疾病命名为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coronavirusdisease9,COVID-19),国内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4]。9-nCoV具有较强的传播力,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5]。患者感染后潜伏期为1~14d,多为3~7d,最长可达24d。患者多以发热、乏力、干咳起病,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病情发展后以肺炎为主要表现,乃至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6]。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7]。
研究发现,9-nCoV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Ⅱ,ACE2)进入细胞受体[8],而ACE2不仅仅在呼吸道器官表达,在小肠、十二指肠呈高表达,结肠和肝也有表达[9,10,11],提示消化系统也有可能是9-nCoV的靶器官。钟南山院士课题组对全国例NCP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部分患者有腹泻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比例较低,分别为3.7%和5.0%,且患者粪便中发现有9-nCoV核酸。部分患者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1%~22%[12]。在临床诊治过程发现,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消化道症状较为突出,患者易发生腹泻,转氨酶异常率较高,对NCP防控和诊治可能具有较大指导意义。本研究就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消化系统表现进行总结,旨在为疾病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年1月27日至2月14日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例NCP住院患者资料。纳入标准:①武汉市居民;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或淋巴细胞降低,胸部CT检查示病毒性肺炎改变,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6]临床诊断为NCP者。由电子病历系统人工抽取和核对,病史部分通过手机电子问卷、纸质问卷进行补充和核实。排除因急诊入院数日后死亡诊断不明确者1例和资料缺失者15例,最终例NCP患者纳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疾病危重程度、发病潜伏期,以及起始症状和消化系统表现。比较需使用无创或有创辅助呼吸的危重型患者(危重组)与未使用辅助呼吸的非危重型患者(非危重组)的一般情况、核酸检测阳性率,以及消化系统表现。阳性率(%)=异常例数/该数据总例数×%。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TATA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呈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连续性矫正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中位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资料与发病情况
例患者中,男例(47.9%),女例(52.1%);年龄18~95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40岁以下者52例(17.0%);84.1%(/)的患者鼻咽拭子或咽拭子9-nCoV核酸检测阳性(1次检测且结果为阴性者未纳入统计);危重组46例(15.1%),非危重组例(84.9%)。见表1。
表1
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一般情况和消化系统表现
患者均居住于武汉,从接触可疑人员或去过可疑场所开始计算发病时间,潜伏期为1~15d,中位潜伏期6d。其中例患者能详细回忆和完整记录起始症状,起病初期发热占81.1%(/),咳嗽占39.3%(79/),乏力占54.7%(/),食欲下降占50.2%(/),其他如咽痛、流涕、肌肉酸痛、头痛等占10.4%(21/)。见表1。
二、消化系统主要表现
起病和就诊过程中,79.1%(/)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于起病后1~10d开始出现,中位时间3d;其中,恶心占29.4%(59/),呕吐占15.9%(32/),腹痛占6.0%(12/)。见表1。
49.5%(/)的患者出现腹泻,出现于起病后1~8d,中位时间3.3d;患者腹泻可持续1~14d,平均为(4.1±2.5)d。腹泻次数每天最多可达9次,平均(3.3±1.6)次/d,其中34.3%为稀水便。通过病史核实,55.2%(58/)的患者腹泻发生于服用奥司他韦和(或)阿比多尔药后;排除药物相关性腹泻,推算仍有22.2%的患者出现非药物相关性腹泻。部分腹泻患者进行了粪便常规和隐血检测,但仅有6.9%(4/58)的患者出现粪便异常,其中镜下白细胞阳性占5.2%(3/58),粪便隐血阳性占1.7%(1/58),均未发现红细胞,符合病毒性腹泻特征。见表1。
39.1%(/)的患者在入院当天第一次实验室检查出现ALT、AST或胆红素水平升高。25.0%(76/)和31.9%(97/)的患者分别出现ALT、AST水平异常,平均水平分别为(79.1±57.5)、(74.3±65.6)U/L,其中ALT、AST水平轻度升高(40~80U/L)者分别为17.1%(52/)和25.7%(78/),≥80U/L者分别为7.9%(24/)和6.3%(19/)。仅6例(2.0%)的患者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平均水平为(37.4±21.1)μmol/L。见表1。仅1例患者ALT(U/L)、AST(U/L)显著升高,胆红素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其ALP(U/L)、GGT水平(U/L)显著升高;其他患者ALP、GGT水平均无明显升高。1例患者因有肝脏基础疾病,肝功能显著异常,未纳入统计。
三、危重组与非危重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消化系统表现比较
危重组中,男性占58.7%(27/46),中位年龄为65.5岁,核酸阳性率94.6%(35/37);非危重组中,男性占45.9%(/),中位年龄为56岁,核酸阳性率82.5%(/)。危重组的中位年龄大于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P0.05);两组间男性患者比例和核酸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危重组与非危重组间有消化道症状患者比例、腹泻发生率比较[85.0%(17/20)比78.5%(/)和44.7%(17/38)比5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危重组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高于非危重组[67.4%(31/46)比3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P0.01)。其中,危重组ALT轻度升高(40~80U/L)者比例、胆红素异常患者比例与非危重组比较[28.3%(13/46)比15.1%(39/)和[6.5%(3/46)比1.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危重组AST轻度升高(40~80U/L)者比例高于非危重组[47.8%(22/46)比2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P0.01)。见表1。
讨论
NCP传播力强,传染速度快,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1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6]指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9-nCoV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有关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
临床工作中发现,NCP患者虽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起病表现,病程中也容易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本研究发现54.7%的患者出现乏力,而合并消化道症状者高达79.1%。其中食欲下降占50.2%,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9.4%、15.9%。考虑疾病本身原因,以及发热、对疾病的焦虑、长时间就诊排队、药物胃肠道反应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消化道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腹泻比例(49.5%)较高,腹痛比例相对较低(6.0%)。较多患者起病后接受了奥司他韦和(或)阿比多尔等抗病毒治疗,而此类药物容易引起腹泻[14],与药物有关的腹泻比例占55.2%,远远高出药物说明书提供的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此类药物治疗NCP更容易引起腹泻。在排除药物因素所致腹泻后,有腹泻史者仍占22.2%,甚至个别患者以此起病。此前钟南山课题组报道例NCP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7%,呕吐发生率为5.0%[12]。武汉地区NCP住院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不排除与病毒毒力、发病人群有关。另外,本课题组对较多患者病史进行了电子和纸质问卷调查,获取资料较单纯电子病历记载可能更为详细。需要指出的是,NCP患者腹泻虽然可达平均(3.3±1.6)次/d,但粪常规多无异常,且以蒙脱石散、益生菌、黄连素等治疗后能较快好转,或自行好转。个别患者有较为严重和顽固的腹泻,均与使用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有关。
有研究发现,在62个粪便样本中有4个(6.5%)检测出9-nCoV核酸,部分患者直肠拭子检测也呈阳性[12]。近日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活的9-nCoV[15]。随后,医院也在患者粪便中发现病毒核酸,其中1例患者并无腹泻等肠道表现,且3例患者在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后,粪便核酸检测仍呈现阳性[16]。这提示,患者粪便也可能有传染性,不排除粪-口传播或者粪-呼吸传播是新的传播途径。因为时间、检验等限制,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尚未开展粪便核酸检测业务,因此不了解本研究所纳入患者粪便中9-nCoV核酸阳性率。但是武汉地区患者腹泻比例较高,如果部分患者粪便内亦有9-nCoV活病毒,这将为该地区防疫政策的带来挑战。
如前所述,现已发现ACE2是9-nCoV进入细胞的受体,而ACE2在小肠、十二指肠、结肠有表达[9,10,11],提示消化道也有可能是9-nCoV的靶器官,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患者腹泻症状,而腹泻患者粪便常规大多无红细胞和白细胞,也符合病毒性腹泻特征。患者腹泻,除药物、疾病本身因素外,也有可能与早期发热、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关于NCP患者腹泻机制及其在疾病传播途径上的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指出,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水平升高[6]。本研究也发现39.1%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ALT、AST、胆红素升高),但ALT、AST多为40~80U/L,≥80U/L者不足8%,仅2.0%的患者出现胆红素升高。仅1例患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其ALP、GGT水平也显著升高;其他单纯ALT、AST升高或轻度黄疸者未发现ALP、GGT明显升高。。1例患者因有肝脏基础疾病,肝功能显著异常,未纳入统计。部分患者易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症状,或与肌酶谱升高存在联系。ACE2亦在肝脏中有表达[17],不能排除9-nCoV亦可作用于肝脏,诱发肝酶升高。同样,因为患者起病早期多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也需要考虑药物性因素所致肝酶谱升高。本课题组注意到,部分患者入院时仅有白蛋白水平下降,而ALT、AST、TBil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考虑与病程、饮食、消耗有关,故未直接纳入肝功能异常,未对其做具体统计和分析。由于本研究进行时绝大部分患者尚未出院,因此无法对患者肝功能和病情转归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待后续继续研究。
本研究还分析了使用辅助呼吸的危重型患者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危重组与非危重组间男性比例、核酸阳性率、有消化道症状者比例、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危重组基数相对较小有关。危重组患者入院时第1次肝功能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67.4%比34.1%),但是以AST轻度升高(40~80U/L)为主。这提示,如果患者入院时即有肝功能异常,后期进展为危重型的概率相对较高。但是,非危重型患者肝功能异常率也高达34.1%,不推荐将其作为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危重组与非危重组患者入院时胆红素异常率分别为6.5%和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武汉地区NCP患者大部分存在消化道症状,腹泻和转氨酶异常者比例较高,使用辅助呼吸的危重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者比例更高,这将为NCP防控和诊治策略提供参考。
致谢:医院中法新城院区(NCP医院)一线工作的本院和外援医务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与的无私帮助。愿此生仅此一役,愿病患早日康复,愿战友平安归来!
消化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