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种类似于肌肉组织慢慢变硬,含有骨头的成分,导致功能异常。其实这在我们专业术语中叫做:骨化性肌炎!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WHO的定义,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骨化性肌炎常发生在外伤后,好发于肘、肩、大腿、臀部和小腿的腹侧肌肉,常发生在肌肉与骨连接部,也可发生在筋膜、肌腱、骨膜、韧带、血管壁上;病程可长可短。
骨化性肌炎的病因不明,外伤是主要诱因。文献报道约60%~75%的病例有外伤史,常见于儿童或青壮年,以男性多见。肌肉内血肿、早期局部肿胀、强制性被动活动、暴力推拿、长期固定均可形成骨化性肌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肿块质硬、肿胀、疼痛,受累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上分Ⅳ期,即反应期、活跃期、成熟期、恢复期。反应期肿块增大快、钙化快、消肿快,外伤1~2个月可达4~10cm;活跃期可表现为发热、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压痛、质硬肿块;成熟期出现壳状骨性软骨;恢复期停止生长,常在1年后坚硬的肿块变小,甚至可完全消失,具有自限性。
目前骨化性肌炎还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及减轻损伤后血肿形成、清除血肿、避免骨膜多次损伤、避免强制被动活动是预防骨化性肌炎发生的重要原则。晚期严重影响关节活动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骨科专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