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最常见,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一半。中医学又称之为屈骱脱骱、肘骨出臼、臂骱落出、手肘脱轮等。肘关节是曲戌尺关节、肱桡关节及尺桡上关节组成,这三个关节共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肘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两侧的纤维层则增厚形成桡侧副韧带和尺桡副韧带,关节囊纤维层的环形纤维形成一坚强的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小头。从整体来说,肘关节沿额状轴做屈伸他运动,是以肱尺关节为主,肱桡关节和上尺桡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的。肘部的三点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故又称“肘后三角”。肘关节脱位,在大关节脱位中最为常见,多发于青壮年,儿童与老年人少见。肘关节脱位根据尺桡上关节与肱骨远端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后脱位、前脱位、侧方脱位、分裂型脱位及骨折脱位等。其后脱位最为常见。多为间接暴力所造成,患者跌倒时,上肢处于外展、后伸,肘关节伸直及前臂旋后位手掌触地,向上传达的暴力甲由两个分力合成,分力乙使肘关节过度后伸,以致鹰嘴尖端急骤撞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则鹰嘴构成一支点,肱尺关节处形成杠杆作用,半月切迹自肱骨下端滑车部脱出,使止于尺骨粗隆上的肱肌及肘关节囊的前臂被撕裂,在肘关节前方无任何软组织阻挡的情况下,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分力丙使尺骨鹰嘴突向后上方移位,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头同时滑向后方,形成肘关节后脱位。若分力丙大于分力乙,则冠状突尚未离开滑车时,即向上移位时,足冠状突可先发生撞击骨折;或挠骨头发生挤压性骨折。在引起肘关节后脱位的同时,由于暴力作用不同,可沿尺侧或桡侧向上传达,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除向后移位外,还同时向尺侧或桡侧移位,形成后内侧脱位或后外侧脱位。肘关节前脱位极少见,是因肘关节屈曲位跌仆,肘尖着地,暴力由后向前,先发生尺骨鹰嘴骨折,暴力继续作用,可将尺、桡骨上部推移至肱骨下端的前方,成为肘关节前脱位,不合并鹰嘴骨折的前脱位是罕见的。肘关节分裂型脱位可分为前后型和内外型,极为少见。肘关节脱位时,肱三头肌腱和肱长肌肌腱被撕脱、剥离,骨膜、韧带、关节囊均被撕裂,肘窝形成血肿,该血肿容易发生纤维化至骨化,引起骨化性肌炎,成为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整复的最大困难,并影响复位后肘关节的活动功能,移位严重的肘关节脱位,可能损伤血管与神经,应予以注意。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与老年人少见,肘关节脱位可分为后脱位、前脱位、侧方脱位、分裂脱位以及脱位合并骨折等,其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肘关节肿胀、疼痛、伸屈活动受限明显,呈弹性固定,股骨内、外髁及鹰嘴的等腰三角形关系改变。肘关节后脱位:还有肘后方空虚,鹰嘴部向后明显突出、°~°的半屈位。侧方脱位:伴肘部呈肘内翻或外翻畸形。肘关节前脱位:还有肘关节过伸,屈曲受限,肘前隆起,在肘后可触到肱骨下端及游离的鹰嘴骨折片。1.肘关节后脱位(1)畸形:呈弹性固定于°~°的半屈曲位,呈“靴状”畸形。(2)肘后空虚凹陷,肘窝前饱满,可触到肱骨下端,尺骨鹰嘴厚后突。(3)肘后三角关系改变:与健侧相比,前臂的掌侧明显缩短,关节前后径增宽,左右径正常。侧后方脱位并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肘部的左右径增宽。2.肘关节前脱位(1)畸形:肘关节过伸,屈曲受限,呈弹性固定。(2)肘关节隆起,可触及脱位的尺、桡骨上端,在肘后可触及肱骨下端及游离的鹰嘴骨折片。(3)前臂前面较健侧显长。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肘部肿痛,活动受限,可扪及骨擦音,无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正常。X线片鉴别诊断。1.早期①肱骨内或外上髁撕脱骨折。②尺骨冠状突骨折。③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④肘内、外侧副韧带断裂。⑤桡神经或尺神经牵拉性损伤。⑥肱动脉、静脉压迫性损伤。⑦前脱位并发鹰嘴骨折。

2.后期并发症①侧副韧带骨化。②损伤性骨化性肌炎。③创伤性关节炎。④肘关节僵直。新鲜肘关节脱位应以手法整复为主,宜早期复位及固定。并发骨折者,应先整复脱位,然后处理骨折。一般来说,脱位在24小时者,或者肌肉紧张,可选用针刺麻醉,脱位数日以上,3周以内者,可用臂丛阻滞麻醉,陈旧性脱位,应用手法复位。1.手法治疗(1)新鲜肘关节后脱位①拔伸屈肘法:患者取坐位,助手立于患者背侧,以双手握其上臂,术者站在患者前面,以双手握住腕部,置前臂于旋后位,与助手相对牵引,3~5分钟后,术者以一手握腕部保持牵引,另一手拇指抵住肱骨下端,向后握按,其余四指置于鹰嘴处,向前端提,并缓慢的将肘关节屈曲,若闻及入臼声,则说明脱位已整复。患者亦可取坐位,患肢上臂靠床边,术者一手按其上臂下段,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顺势拔伸,有人臼声后屈曲肘关节。②膝顶拔伸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前面,一手握其前臂,一手握住腕部,同时以一足踏与凳面上,以膝顶在患者肘窝内,沿着前臂纵轴方向用力拔伸,有入臼感后,逐渐屈肘,患侧手指可摸到同侧肩部,即为复位成功。③推肘尖复位法:患者取坐位,一助手双手握其上臂,第二助手握其腕部,术者立于患者患侧,双手拇指置于鹰嘴尖部,其余手指环握前臂上端,先拉前臂向后侧,使冠状突与肱骨下断分离,然后助手在相对牵引下,逐渐屈曲肘关节,同时术者由后上向前下用力推鹰嘴,即可还纳鹰嘴窝复位。(2)肘关节侧方脱位:其处理原则,应先整复侧方脱位,而后矫正前后移位,侧方脱位矫正后,再使用拔伸屈肘法或推肘尖复位法,整复前后移位。(3)肘关节分离型脱位:前后型脱位者,在助手相对牵引下,术者整复尺骨的脱位,而后整复桡骨。内外侧脱位者,复位时,患者肘关节应在伸直位,助手相对牵引,术者用两手掌直接对挤尺骨、绕骨上端,内、外侧移位矫正后,肘关节逐渐屈曲即可复位成功,但往往在拔伸牵引时,尺、桡两骨近端同时复位成功。(4)新鲜肘关节前脱位:较少见。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紧患肢腕部,顺势牵引前臂,术者用两手拇指由肘前顶住脱出的尺、桡骨上端向下后推入,余指由肘后抵住肱骨下端向上向前端提,有入臼声,说明已复位。伴鹰嘴骨折,脱位整复后,按鹰嘴骨折处理。(5)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脱位时间超过3周者,称为陈旧性脱位,但肘部脱位超过10天,整复就比较困难。临床上,成年人脱位时间在3个月以内,不合并有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及骨化性肌炎的单纯性后脱位,肘关节仍有一定活动范围,在采用手法复位,仍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①复位前准备:先做尺骨鹰嘴牵引1周,加以推拿和中药熏洗。②松解粘连:手法复位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患者仰卧位,助手双手固定上臂,术者一手握肘部,一手握腕部,做肘关节前后屈伸,内外旋转及左右摇摆活动,交替进行,轻柔、缓慢、稳定,力量由轻到重,范围由小渐大,在肘关节相当放松时,才可进行手法复位。③复位手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用一条宽布带绕过患侧肱骨下端的前面,布带两头系于术者腰间,向后微微弓腰,扯紧布带,两助手分别握住上臂与前臂,徐徐拔伸牵引术者两手大拇指顶住鹰嘴向前、向下推挤,余指把住肱骨下端向后拉,在协同配合下,助手慢慢的将肘关节屈曲,闻到入臼声,即脱位已整复。

(6)复位后的检查①外形正常②屈伸活动正常,患侧手可触及同侧肩部。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④X线片是否成功,肱骨内上髁、鹰嘴或冠状突是否有新的骨折。2.固定方法脱位复位后,一般用绷带做肘关节“8”字性固定,一周后采用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用绷带或直角托板固定屈肘,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两周后屈除固定。复位后若关节积血较多,可在无菌下穿刺,抽出积血后,加压包扎,预防关节粘连与损伤性骨化。3.练功肘关节损伤后,血肿极易纤维化、骨化、骨化性肌炎,肘关节僵直,故肘关节脱位后,应鼓励患者主动锻炼肘关节活动,以便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血肿吸收,防止脱位并发症的产生。固定期间,可做肩、腕及掌、指关节活动,去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肘关节主动活动,应以屈肘为主,屈肘容易恢复。但须避免粗暴被动活动,以防发生损伤性骨化。1.复位后,检查肘后三角关系是否正常,并摄片证实复位情况。2.肘关节脱位复位后,仅作颈腕悬吊式不够的,应予以石膏或塑形夹板制动,以免造成关节不稳。3.推拿手法应以“轻”“柔”“稳”为原则,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以免增加局部的损伤而致出血,加重粘连,引起骨化性肌炎,影响关节功能。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zbx/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