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又称丙氨酸转氨酶,临床上常用其又称的英文缩写ALT表示。谷丙转氨酶是转氨酶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肝细胞中,是反映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它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成熟简便,是目前临床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临床样本收集和贮存宜用空腹新鲜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样品避免溶血,因为红细胞中谷丙转氨酶浓度约为血浆中3~5倍。

谷丙转氨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肾、心、肌肉等组织和器官,尤其以肝脏最丰富,且绝大多数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肝细胞中谷丙转氨酶浓度比血液高约倍。谷丙转氨酶增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导致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如下:

一是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谷丙转氨酶会明显升高,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慢性肝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一般不会超过参考值的3倍,且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可升高至参考值5倍以上。进行性活动性肝硬化会导致谷丙转氨酶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谷丙转氨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谷丙转氨酶也会稍升高。

二是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某些药物或毒物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

当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情况,需要先到消化内科检查肝脏是否受损,排除肝脏病变再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治疗。

另外,一些生理性原因也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例如熬夜、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采血检查前饮酒,进食过于油腻,或者检查前没有保持至少8个小时的空腹状态,都会造成谷丙转氨酶升高,但这种升高多为一过性升高,解除影响因素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来自学习强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zbx/1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