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鸡腺胃肌胃炎在肉鸡上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此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春末至秋初这一段时间多发,即每年的3月至9月为此病的多发季。不同品种的鸡都有发生,白羽肉鸡发病高于杂交鸡,麻鸡,黄鸡同样开始出现。此病无地域性,但北方流行发病先于南方。
病原
此病为一种综合性疾病,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在传染性因素中,有报道称在腺胃病变中观察及分离到的病毒有多种,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肠孤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网内病毒传染性因素等;非传染性因素则多见为饲料霉菌因素及毒素引发的。此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的好坏具体正相关性,因此加强饲养管理能降低此病的发生率。
流行特点
本病各日龄的鸡都有发生,但多见于20至50日龄,现在在前10日龄也有发生的现象。发病率在30%左右,死亡率则与防治与发病后饲养管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死亡率在5%至50%不等。
临床症状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翅下垂,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鸡只生长迟缓或停滞,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鸡体苍白,极度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有的鸡有流泪、肿眼及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
病理变化
病鸡肌胃内容物呈绿色,黑色,鸡内金龟裂,严重的有溃疡灶。腺胃肿大如球状,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出血、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严重的腺胃乳头消失、出血,剪开自动外翻。肠壁变薄无物,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排出粪便稀薄,或者多数呈黄色的没有消化的饲料。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同时提高机体抗病力:因为本病为条件性致病,因此饲养管理的好坏与疾病发生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前20天,可应用一些提高机体抗病力的药物(如信必妥)加强鸡体自身的抵抗力。
2、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发霉的饲料是此病很大的诱因,因此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美清/艾森霉克)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此病的发生率。
3、保护消化系统,提高饲料利用率:此病对消化系统破坏比较严重,影响饲料的吸收利用。对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一些酶制剂(如普力健),普力健可以保护消化系统粘膜,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同时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4、提高鸡雏质量:种鸡方面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防止一些可能引起腺胃炎的垂直传播的疾病传播给商品鸡而诱发此病。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