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捐献工作在深圳开展多年
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与理解
光明区的王女士
虽然年纪轻轻,却被病痛缠身
为防不测
她希望在身后能捐献个人遗体
▼
35岁多病缠身
她的愿望很简单
遗体捐献这样的身后事
一般人轻易不会挂嘴上
但王芳却在谈笑风生中
填写了遗体捐赠志愿书
捐赠书上,捐赠的器官部位
所有选项她都打勾
郑重地按下红手印
▼
这位看上去神采奕奕的女子,让人很难相信是位重病患者,直到她搬出厚厚几大本,医院的检查诊断资料,大家才不得不信。
王芳
我的情况就是1个人的身体,同时出现9个生病的地方。我都觉得医院或者是研究所,还有医学院,需要我这种遗体的话,去做解剖、去做分析、去做实验,能够帮到更多像我这样子的病人。
学护理出身
四年前发病日益严重
王芳老家在湖北,今年35岁。大学上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来深圳,医院工作,后来出来创业,行业与医疗仪器有关。
年,当时32岁的她,频繁出现头晕甚至昏迷现象,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脑瘤,找了专家要做手术,随后又陆续发现她身体有很多其它疑难病,名字一个比一个拗口。
王芳
我的白血病原名是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戴帽子的原因是颈动脉逆动脉,还有动脉的话长期狭窄,专家诊断为烟雾病。我心脏有问题,还有风湿性心肌炎,从脚指尖到手指尖到脖子,到头都是没有一个地方不酸痛的。
病情复杂四处求医难解决
父母已逝器官遗体捐献难落实
这四年,为了治疗,王芳跑了深圳、广州、医院,找专家会诊,因为情况太复杂,专家们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只能保守治疗,吃药减痛。后来她又检查出基因突变,觉得没有治疗的必要了,便开始考虑身后事。于是,她联系了深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高敏,想要捐献自己的遗体。
高敏说,捐献人虽然可以对自己身体做主,但等到捐献人去世后,捐献要真正要落实,必须要有亲属支持才能完成。亲属是指,直系亲属、配偶或成年子女,但王芳的状态是,单身,父母双亡。
高敏
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
公民身后遗体器官捐献条例的规定,我们要求就是亲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身后自愿无偿捐献。但以她的情况,民法典所有规定的亲属里边,都没有能够真正帮她签字的。
命途坎坷心怀感恩
想为医学作最后贡献
王芳身世坎坷,从她记事起,父母身体都不好,后来陆续去世。她在年,生了一个孩子,也是身体不好,这让她对医学有了执念。
王芳
爸爸03年就去世了,妈妈因为长期偏瘫脑溢血中风偏瘫,然后14年去世,但是从我记事的时候,妈妈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因为父母多病,也因为贫困,王芳在湖南读护理专科学校,之后又考上吉林的护理学本科。来深圳后医院上班,之后自己创业。年,她结婚生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孩子也多病。随后,也和丈夫离了婚。
多种疾病并存
志愿配合医学研究
因为学医,明白医学研究需要无语体师(用于医学研究解剖的遗体)。也因为孩子的病,她有了将来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后来确实自己病痛难忍,事业生活都停摆,她决定在自己清醒的时候,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王芳
我也很希望能帮到像我这样子的病人,我遗体能捐给相关的医学院,然后的话这些教授专家他们能对我这样子的身体这么多疾病同时拥有的话,能有什么的解决方案?
今天签捐献遗体志愿书,王芳在亲属处,填上深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高敏的名字,关系是“受托人”。
高敏:深圳医学教育发展快
需要更多支持
高敏说,类似王芳这样,志愿者本人有捐献器官或遗体的心愿,但没有亲属可签字、或者有亲属不愿意签字,签字了不愿意执行的情况,她遇到不少。这一方面,没法完成志愿者的心愿,另一方面,深圳在大力发展的医学教育,也需要更多支持。
高敏
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
现在我们有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分校,香港大学医学院要准备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马上要筹建,南科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准备筹建,那么再加上咱们深圳大学医学院,我们现在马上就要成立四五个院校。像今年,我们到10月15号,今年才45位无语体师,相对于我们这么多的医学院的建立,或者说今后的医学科学的研究的需求,相差太多了。
深圳:至今已有位无语体师
高敏介绍,自年深圳大学医学部建立,至今年10月15日,深圳已经有位爱心人士,通过深圳市红十字会,成功捐献遗体,为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深圳大学医学部教授王军也呼吁:“解剖学,是所有医学的根基。全国医学院校的解剖学科都非常缺乏这些用于教学和科研的遗体。我代表医学院向社会呼吁:我们迫切希望越来越多的遗体捐献者,能够奉献他生命中最后的礼物,为我们人类的医学事业做贡献。”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潘华萍、司俊杰
编辑:罗冰楚审核:玲
更多热门视频
深圳人怎能不知道这些事儿?快戳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图片
?民生第一现场
?i游深圳
?福食记
感谢王芳这份贡献,必被铭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