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秋季降临,湿度下降,空气逐渐变得干燥,一天中温差也增大,所以,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那么预防孩子生病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呢?
一、夏秋交接,幼儿易感冒
夏秋之交天气乍凉还热,注意不当,幼儿很容易会得感冒。所以教师,家长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宝宝,一旦出现打喷嚏、小咳嗽,就要及时处理,往往就能有效地控制感冒,不让病情加重,也能快点康复。
一般来说,感冒也是分种类的,如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又有不同,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病毒种类多,而宝宝抵抗力、免疫力都较低,容易重复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三种引起的,传染性较强。通常情况下,流感的病症比普通感冒要严重一些。
因此,夏秋交换之际,老师、家长要小心宝宝得感冒,注意衣物的增减。
二、幼儿感冒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感冒了,爸妈可千万不可以简单处理,将流行性感冒误认为是医院,简单处理等它自愈,可能会耽误了治疗时机,也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急性肾炎等。患肺炎的宝宝会出现发热、咳嗽、气急症状,也可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表现,而宝宝如果患了心肌炎,轻者头晕、疲倦、胸闷,重者有可能会猝死。
所以如果宝宝有小小感冒,也不要忽视,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症状。除了带宝宝看医生,吃些药物来控制病情外,老师、家长还可以这么做,辅助一下治疗:
1.喝水、休息、补营养。幼儿感冒了,要多给他喝凉开水,保证水分的充分供给。注意休息、多睡觉,只有休息好了身体才能尽快恢复。此外,还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C,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2、定时观察体温。观察幼儿的体温要定时,可每1~3小时一次,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体温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体温38.5℃以上,可选用口服退烧药,配合物理降温如冷敷,用毛巾浸于凉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体温医院就诊。
3、饮食宜清淡,以流质为主。这时候的饮食要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给幼儿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等,以清淡、爽口为宜。
三、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1、不要给孩子添加过多衣服,睡觉时也不要盖得过厚」
最好的办法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家长静坐时不感到冷,小孩子就不会冷。孩子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他们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会安静。
「2、每天为孩子准备长短、厚两套衣服到幼儿园」
带两套衣服,就可以让老师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当孩子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孩子先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再让孩子出去玩。
「3、秋燥食粥最适宜」
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把它与一些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对于改善秋燥症状大有益处。
「4、让孩子多喝温白开水」
白开水易于解渴,进入体内,立即参与新陈代谢,可调节体温,输送养分,清理身体内部的“垃圾”。喝白开水不但可预防感冒,对小儿胃肠道和肺部更加益处多多。
「5、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锻炼」
应该多带孩子去户外游戏,4~5岁的孩子便可以去郊外远足,在运动中训练了孩子的速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提高了孩子的抵抗力,增强了体质。另一方面,孩子欣赏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心情好了,也可以减少生病。
「6、当幼儿患感冒时,应对症下药,不要乱服过多的抗感冒药。」
抗感冒药多数是针对流涕、喷嚏症状的,当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减轻了,但呼吸道黏膜却干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还可使细菌乘虚而入,发展致下呼吸道感冒,就象不严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时不宜服用镇咳药是一个道理。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7、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被传染感冒等疾病。」
「8、保证孩子休息时间。」
保证孩子的午睡和晚上睡觉的时间和质量;运动适量,动静交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