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世界肌病学会(WorldMuscleSociety,WMS)年会于年10月1-10月5日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趣伏里公园(TivoliGardens)举行,TivoliGardens是著名的主题公园,开放于年8月15日,仅次于卡拉姆堡附近的巴肯游乐场,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主题公园。选择宁静而有历史积淀的地方举办年会是WMS执委会一贯秉承的风格,此时正值西方万圣节之前,趣伏里公园正在隆重布置与万圣节有关的恐怖元素,与WMS会议的学术性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意味。
此次WMS年会共注册人,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肌病临床医生、从事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人员以及著名药物公司人员,大会接受份论文摘要,设立了91各奖学金和12个最新研究摘要奖项。会议秉承既往的风格,全面覆盖肌营养不良症、肌原纤维病、先天性肌病、炎性肌病、代谢性肌病、离子通道肌病和其他杂类肌等的最新临床、基础、转化和治疗研究,并重大会发言交流和壁报交流,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了较好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交流内容较多,笔者仅遴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以期达到速递会讯的目的,由于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谬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及时指正。
新基因和新疾病
FXR1隐性突变引起多发微轴空病
来自加拿大的学者报道了一个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庭的三个病患(2名男性,1名女性),他们均表现为新生儿肌张力低下和大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能正常,但有焦虑、注意力缺陷等情感障碍,颈屈肌、三角肌、三头肌、二头肌、下肢盆带肌等近端机无力明显,眼外肌和远端肌无受累,病理提示1型纤维占优势,NADH染色见多发微轴空改变,电镜可见肌原纤维条纹化,在轴空区域线粒体缺失和Z线漂移。经基因测序发现脆弱X相关蛋白1(FXR1)基因的15号外显子上c.delA(p.LysAsnfs*57)纯和突变,FXR1是一种选择性剪切基因,编码RNA结合蛋白(FXR1P),参与肌细胞的发育。该研究团队在Fxr1外显子15的突变小鼠模型中模拟出了多发微轴空病理改变。
UNC-45B隐性突变引起伴偏心轴空的进展性肌病
美国学者报道了3名非血缘患者,表现为儿童期起病的进行性近端和中轴肌无力,伴有呼吸肌无力,肌肉病理提示有偏心和结构凌乱的轴空表现,电镜下可见Z盘物质的积聚。经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此3名患者的unc45肌球蛋白伴侣蛋白B(UNC-45B)编码基因存在隐性突变,突变位置位于UNC-45B的C端UCS区,与结合肌球蛋白至关重要。UNC-45B是肌球蛋白的伴侣蛋白,与肌球蛋白的装配、功能和维系密切相关。Western蛋白印迹发现患者肌肉UNC-45B明显减少,免疫荧光定位发现残存的UNC-45B在肌细胞膜内分布异常,伴有局部肌小节结构紊乱。根据理论推测,UNC-45B肌病属于继发性肌球蛋白病,因而在病理上可以出现偏心和结构凌乱的轴空。
PAX7隐性突变引起伴有强直脊柱和呼吸困难的先天性肌病
法国学者报道了1名5岁女性患儿,以先天性双侧眼睑下垂、全身肌肉萎缩、严重中轴肌无力、脊柱强直、和近端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远端不受累。肌肉活检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对照肌肉MR,活检部位不是受累明显的肌群)。全基因测序发现配对框7(pairedbox7,PAX7)基因内含子1存在c.86-1GA纯和突变,可导致跳跃2号外显子、读码框移位和3号外显子出现提前终止密码。患者的肌纤维PAX7的免疫组化阴性,培养的肌母细胞不表达PAX7的mRNA和蛋白。PAX7是一种转录因子,可以定性肌卫星细胞,参与肌卫星细胞的增殖。
ACTN2显性突变引起成人起病的远端肌病
芬兰学者报道了4个家系的成人起病的显性遗传性远端肌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不对称、胫前肌萎缩、早期踝关节背屈无力、逐渐进展到近端肌群。所有患者均发现a-辅肌动蛋白2(ACTN2)编码基因有突变,ACTN2在心肌和骨骼肌的Z盘高度表达,通过与其他肌小节蛋白互相作用形成复合体发挥结构和功能作用。其中3个家系为c.TC,1个为c。TC,均满足家系共分离的完全外显条件。ACTN2基因突变既往仅报道于肥厚扩张性心肌病和先天性中央轴空病。基因型与临床病理表型的复杂对应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糖原肌磷酸化酶(PYGM)显性突变引起的新型糖原累积病
以往都认为糖原累积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的疾病,而糖原肌磷酸化酶(PYGM)隐性突变所致的McArdle主要引起运动不耐受伴通性痉挛。但随着法国学者的报道,认知又要地震了。该学者在一个大型家系的四代人中发现,罹患个体主要表现为成人起病的近端肌肉无力,有氧运动和缺氧运动都能耐受,不会出现痛性痉挛。肌肉病理提示肌纤维内有糖原颗粒沉积,酶学检测除外了0、II、V型糖原累积病,结合连锁分析和外显子测序在糖原肌磷酸化酶(PYGM)编码基因上发现一个杂合错义突变c.GC(DH),在该家系的14个人中存在家系共分离现象。PYGM的隐性突变引起临床上熟知的McArdle病,而本研究发现的DH显性突变则有另外的机制。肌磷酸化酶以二聚体或四聚体存在,在AMP的活化下把糖原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此家系患者DH突变转染肌母细胞和肌肉切片上可见肌磷酸化酶异常堆积,患者肌肉蛋白印记上可见野生型和DH的肌磷酸化酶共存,在低AMP水平下,DH的磷酸化酶活性较低,但在高AMP水平下,DH的磷酸化酶活性则与野生型相近。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异常的磷酸化酶与desmin共同沉积,者与肌原纤维病有一定的共性。因此,PYGM可因隐性突变导致McArdle病,也可因特殊的显性突变(譬如DH)导致固有性肌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3M综合征
来自法国的学者报道了肿瘤患者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后出现的新临床表型:3M综合征(myositis,myasthenia,myocarditis,3M)。这种表型的患者重症肌无力和肌炎抗体为阴性,治疗效果不加,预后差。在名ICI相关肌炎的患者中,合并重症肌无力者44人,合并心肌炎者38人,有心脏毒性者58人,总体死亡率为21%.。决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肌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心脏损害和肿瘤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