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心血管病,致病原因以柯萨奇病毒乙组较多,确切的发病机制则尚不明朗。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是其危重时期表现,常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并发症,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预后效果也比较差,致死率高达20%左右。但是如果发现及时,救治迅速,多数患者皆可以恢复良好[1]。笔者研究分析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和报告,现将近年来常见的治疗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方法分析如下。1、机械辅助治疗方法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一直皆是以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并无统一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在病患发病急性期,对于伴发顽固性心力衰竭者常给予机械辅助支持治疗。常用的有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简称IABP;经皮心肺支持系统辅助,简称PCPS;左心室辅助装置支持,简称LVAD;双心室辅助装置支持,简称Bi-VAD;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简称ECM0。下面笔者对其进行简单分析。1.1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   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全称为intra-aorticballoonpump,简称IABP。它是通过1根气囊导管连接反搏仪,在心脏舒张收缩期给予冲气和排气辅助,使心肌在缺血或者功能被抑制时能够快速恢复。主要适应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左心室泵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者一些高危手术过程中发生心脏意外的患者。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身体各个部位有出血倾向患者、动脉部分破裂患者等则禁用此方法。年SHOCK报道了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治疗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表明此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患致死率20%左右。何汉康等研究发现在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衰治疗中,早期应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治疗,可促进心功能恢复,增加内脏灌注,改善预后[2]。1.2经皮心肺支持系统辅助   经皮心肺支持系统辅助,全称为percutaneouscardiopulmonarysupportsystem,简称PCPS。这是近年来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之一,是经皮穿刺建立管路,使用氧合器替代肺的功能运行,使用离心泵替代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保护患者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病患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者心肝脑肾病变末期患者禁用此方法。洪军等年12月至年6月应用PCPS治疗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7例,其中4例患者最终痊愈[3]。1.3左心室辅助装置和双心室辅助装置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支持治疗,长期以来即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Wam-pier设计的新型治疗装置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使其能够更为有效的减少心室负荷和舒张压力,恢复心肌功能运行。年ESC斯德哥尔摩年会公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干预研究——SHIFT研究,介绍了心衰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外科手术,使用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置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及双心室起搏等方法[4]。1.4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治疗是一种体外生命治疗方法,能够全部或者大部分时间代替心肺功能,为病患治疗恢复争取时间。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治疗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心肺治疗领域,近年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得到证实,成为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式[5-6]。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重度肺部疾病患者、脓毒性休克患者、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等禁用。年、年GUPTAS和LESLIET先后报道了其治疗效果,不仅疗效比较显著,操作也比较简便,适用性也比较强,尤其是对婴幼儿患者以及不确定脑功能恢复患者,效果更确切[7-8]。2、结语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骤,并发症严峻,致死率高,给病患的健康恢复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证预后效果。近年来新出现的血浆置换术、免疫治疗、抗细胞因子等均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治疗带来很大希望,但是其技术的完善、以及对病征的针对性诊断都还需要长期的研究[9-10]。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