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能有效的制动
B.难于早期发现
C.近侧骨折段血液供应差
D.远侧骨折段血液供应差
E.损伤暴力大
答案:D
解析: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干上、中1/3交界处进人骨内,在中、下1/3的骨折使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段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下1/3段胫骨几乎无肌附着,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循环很少,因此下1/3段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2.下列骨折类型属于不稳定型的是A.青枝骨折
B.裂缝骨折
C.斜形骨折
D.横形骨折
E.压缩性骨折
答案:C
解析: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3.下列哪种并发症主要出现于骨折早期A.骨化性肌炎
B.创伤性关节炎
C.关节僵硬
D.脂肪栓塞
E.骨不连续
答案:D
解析:脂肪栓塞为早期并发症,其它几项均发生于晚期。
4.在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A.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手术探查
B.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整复失败
C.关节内的骨折,关节面移位超过2mm
D.通过手法整复,仍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E.多处骨折,为减少并发症
答案:D
解析:手法整复时,如达到解剖复位困难,达功能复位即可。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才是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
5.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症状为A.远端肢体疼痛,皮肤温度升高,肿胀
B.远端肢体苍白,肿胀,淤血
C.肢体疼痛,活动受限,麻木
D.肢体疼痛,麻木,苍白,脉搏减弱或消失
E.肢体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受限,脉搏次数增加
答案:D
解析:缺血性肌挛缩属于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其早期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苍白,脉搏减弱或消失。
6.关于骨折愈合的标准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局部无反常活动
B.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C.骨折后已满3个月
D.连续观察2周,骨折不变形
E.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答案:C
解析:骨折后满3个月不能作为骨折愈合的标准。
7.治疗骨折不可轻易切开复位内固定,最主要的原因A.易损伤大血管,引起肢体坏死
B.损伤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C.术中发生意外
D.影响骨折血运,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E.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骨髓炎
答案:D
解析:切开复位时分离软组织和骨膜,减少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可损伤髓腔内血液供应,可能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8.下列哪一项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A.成人下肢骨折缩短不超过1cm
B.成人骨折向侧方成角移位不超过10度,儿童不超过15度
C.长骨干横形骨折对位达1/3
D.儿童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50px
E.成人骨折分离移位完全矫正
答案:B
解析: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9.以下各种骨折中不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骨折是A.胫骨中下1/3骨折
B.月骨骨折
C.距骨骨折
D.股骨颈骨折
E.股骨转子间骨折
答案:E
解析:股骨转子部血供丰富,极少发生不愈合。
10.不属于骨折特有体征的是A.骨摩擦音
B.畸形
C.局部压痛、叩击痛
D.骨摩擦音
E.异常及反常活动
答案:C
解析: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是骨折的特有体征,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