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收藏近期常见猪病汇总

?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圈舍易滋生细菌,从而诱导猪群发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给猪场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此,对市场上近期常发的几种疾病的发病症状、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提高猪场在秋季的饲养管理水平,做好疾病的防控措施。?一、流行性感冒

体温突然上升40.3-41.5℃,有时可达42℃食欲减退或废绝,常卧地不起,肌肉疼痛,呼吸急促,鼻腔堵塞流鼻涕,腹式呼吸,阵发痉挛性咳嗽,眼鼻有分泌物,无继发感染7天基本恢复,如继发出血性肺炎,肠炎,大多死亡。

本病的治疗原则:增强免疫力,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注意饲养管理和环境温度。

1、病猪隔离治疗,肌注“百草传奇”,连用三天;

2、大群预防治疗“热毒疏+氨菌康”拌料,连用七天,间隔一个月再次使用“热毒疏+氨菌康”拌料保健一次。

二、喘气病

体温出现升高,呼吸急促,干咳久治不愈;在清晨、傍晚咳嗽剧烈;结膜初期潮红,后期发绀,咳嗽加重,后期卧地不起,高度喘,有哮喘音;由于长时间的喘,左侧肘突后方出现一条喘沟,病猪多为便秘,后期严重消瘦,采食量下降。

本病治疗原则:消除病原,恢复肺脏功能,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也可对猪群加强免疫。

1、病猪隔离治疗,“一品头孢+咳喘救星”分针肌注,连用三天;

2、大群预防治疗“替美欣+金蟾呼霸”拌料,连用七天,间隔一个月再次使用“猪e康+替美欣”拌料保健一次。

三、传染性胸膜肺炎

该病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个阶段,最急性,体温升高41-42℃,心率增加、沉郁、不食,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困难,呆立或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腹式呼吸,临死前体温下降,严重者从口、鼻、流出泡沫血色分泌物。急性,体温升高40.5-41℃,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皮肤发红、沉郁。亚急性和慢性,多见于急性期后期,病猪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之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生长缓慢,病程几天至一周不等。

本病治疗原则: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重在预防,做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范于未然。

1、治疗,“百草传奇+咳喘救星”,分针肌注,连用三天;

2、大群预防治疗“强氟星+金蟾呼霸”拌料连用七天,本病高发季节可每个月定期使用“猪e康+强氟星”拌料,连用5-7天。

四、五号病的预防

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泡和溃烂,常伴随有体温升高。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面、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水泡和溃烂。仔猪可能因肠炎或心肌炎急性死亡。病理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心脏,心包膜有弥漫性点状出血,心肌松软似煮肉样,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条文,似老虎身上的斑纹,又叫虎斑心。

预防方案:大群使用“口炎康+强效阿莫仙”拌料,每个月定期使用7天。同时配合酸性消毒液带猪消毒,每周两次,猪场主干道铺洒生石灰,每月两次。

温馨提示:当周围存在疫情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尽量的避免与外界人员、车辆的接触,猪群的疫苗一定要做到位,加上药物保健,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此病的发生。

五、疫情预警——流行性腹泻

1.哺乳仔猪:突然呕吐,接着发生剧烈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浅绿色或者灰白色恶臭、腥臭;病猪迅速脱水、消瘦、极度口渴,背毛粗乱无光,后躯被粪便污染;多发生于病后2-5天脱水死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架子猪: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或者茶褐色,采食量下降;腹泻初期偶有呕吐、食欲不振,发病率可达%,死亡率低。

本病治疗原则:重在预防,母猪群加强疫苗免疫,提高抗体水平,同时加强哺乳仔猪的护理工作,保证其圈舍温度,防止忽冷忽热,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1、预防,怀孕母猪根据厂里实际情况加强疫苗免疫;

2、母猪群每个月定期使用8-10天“诸大群”;保育、育肥猪在本病高发期可使用“猪e康+痢可安”拌料,每个月连用七天;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白巅风
南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