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感冒引起的心肌炎

病毒性感冒约5%左右可引发心肌炎!初春气温不稳定,加上各种病菌活跃高发,很容易引起感冒。感冒病虽小但感冒后一旦引发心肌炎就要重视了,尤其是5岁以下小儿,如治疗不及时也可危及生命。据统计,心肌炎尤以3-10岁小儿感冒后多见,这是由于孩子免疫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入侵,病毒可以直接侵袭心肌,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感冒是诱发急性心肌炎的最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几周都有感冒经历,且患者多为小儿、中青年人。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等感染因素和化学、药物等非感染因素,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侵犯心肌的病毒,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柯萨奇、埃柯、流感、副流感、腮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主。这些病毒的共同特性是具有“嗜心”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它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一,即“一大、一少、一快”。“一大”是指病情轻重悬殊大,轻的可以毫无症状,也有的患儿只出现心电图改变,典型症状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乏力懒动,多汗、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自述心慌、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一少”是指临床症状少,也就是说,患儿的症状相对单一,如有的小儿仅有懒动表现。一快就是病情变化快,短时间即可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有的心率失常,导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轻的心肌炎不易早期发现,主要靠医生的临床诊断。我国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 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有心电图改变。

4。CK_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 或cTnT)阳性。

患儿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诊断依据,临床才能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小患儿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病情,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尤其是患儿感冒过后发生长出气、懒动,多汗者,医院做一下必要的检查,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等。

10岁左右孩子是高危人群

并不是每个人感冒都会发展为心肌炎,但有时感冒病毒会直接侵犯心脏,损害心肌,而且,机体免疫反应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抗体,如果抗原抗体反应过度,可导致心肌炎症。临床中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是抗原抗体反应过度造成的。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病,但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10岁左右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抵抗力不强,又喜欢跑到人多的地方去,发生感冒的机会很高。而且,他们的免疫反应又比较激烈,如果感冒很重,可能就有“心肌之危”。

现在早晚温差较大,父母们要提高警惕,预防感冒。对于婴幼儿的感冒,家长要注意一些变化,比如精神特别萎靡不振,恶心、呕吐、没劲等;稍大一点的孩子自己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如果孩子感觉心慌、胸闷、气短、不想吃饭、呕吐,严重的还有晕厥的表现,医院就诊。只要规范治疗,患儿完全可以治愈,恢复正常生活。

预防感冒更重要

无论是预防心肌炎还是治疗心肌炎,充分的休息都是关键。根据研究,在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就是被病毒感染后,仍然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比较容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而如果患上心肌炎,更是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

其实,预防病毒性心肌炎首要就是预防感冒,多做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根本所在。对于经常感冒、体质弱的人,或处在感冒流行区的人,建议秋天接种流感疫苗,有24个月的免疫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过度疲劳,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与感冒人群接触。建议多开窗通风,多吃高营养的食物,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抵御感冒。“千万不要让小病发展成大病。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