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寒湿型一例

某妇,27岁,西医家属。

初诊:年9月因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

主诉及病史:半月前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咳嗽气紧,经抗菌消炎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转增脘痞纳呆,继而频发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心前区憋闷疼痛住院治疗。西医经心电图、血液等检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投以抗炎、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物,中医则直接给予生脉口服液成药,经治半月,病情不仅毫无改善,且转增呕吐,腹胀腹泻,双下肢浮肿。

诊查:长期便溏纳呆,此次患病以来,一直恶寒厌油,脘痞腹胀,近日吐泻并见,日五六行,全身沉重疼痛,恶寒发热无汗;望诊:形体娇小,面色灰暗,唇淡舌胖,苔白厚水滑,双下肢踝关节以下微肿;切诊:六脉沉细无力。

诊断:寒湿胸痹。

辨证:寒湿郁滞,心阳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心阳。

处方:胃苓汤加味。

桂枝20g白术20g猪苓20g茯苓30g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

羌活10g川芎10g干姜15g砂仁10g法夏10g吴茱萸5g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一服汗出,恶寒发热消除,腹泻止,小便如注,尽剂而胸闷脘痞渐开,自行要求出院。续服2剂,厚苔已退,食欲大增,心律恢复正常。

二诊:诸症虽已大愈,但仍语音低怯,面容困顿,大便溏薄,苔薄白水滑,脉细缓无力。是寒湿未尽,中气未强,神气未复。治当温阳利湿,暖中益气。方用理苓汤化裁。

桂枝12g白术15g猪苓20g茯苓30g人参5g干姜10g生姜10g

上方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剂。

三诊:精神转佳,大便条解,舌质舌苔已转正常,六脉较前充盛有神,自觉身轻体健一如未病时。吾师指出:本案患者体质素弱,非提高身体素质不能杜绝其复发或变生其他疑难重证,而体质改造是一个与上帝相对抗的艰巨过程,非持之以恒不能建功,故当丸药久服善其后,改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4成人量,附子理中丸,每次1/2成人量,嘱其连续服用1~2年。王道无近功,久用有奇效。

本案辨证无难点,所难在西医病因对中医病因认识的严重干扰上,一闻病毒二字,便把中医之温热邪毒与其等同起来,迷失了中医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究其成因,中医学持正虚邪加的复合因子论,认为素体正气不足,复感六淫邪气,是本病最基本的发病学要素。单就外因而言,风寒暑湿澡火六淫邪毒皆能为患,尤以风寒湿邪为害最广最深。《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指出痹症的发展是由浅入深的,五脏的痹症大多由外感风寒湿邪逐渐发展而来,心痹也不例外,“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结合部分患者初起即具备热、渴、脉浮数等较典型的温热病特点看,则明清温病学家所论“温热邪毒”亦在其中。置辨证于不顾,循西说以求因,无异缘木求鱼。

本案辨证要点在舌胖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诸点上。此寒湿郁闭之典型证候,其关键病理环节在脾肾阳气素虚,阳虚则温煦无力,运化无权,气血虚衰,五脏怯弱,湿由内蕴,寒因外受,治疗当在温阳散寒化饮解表上下功夫。舍此则气化不展,郁闭不开,阴霾不散,别无通关之坦途。抗菌消炎西药,苦寒异常,与清热解毒中药相类,用之无异雪上加霜,即使营养心肌类中西药物,用之亦更增闭滞,今里不能和,表不能解。造成此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不以辨证为依据,而以西医理念指导中医用药,只见病毒之毒性,不明机体之状态;只知心肌之受损,不明损伤之内在动因,故劳而无功,反生败乱。

本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6集)》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尊重知识,尊重原创,版权所有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欢迎专业性原创文章投稿,投稿邮箱

longanxichi

.







































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