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由各种感染性、中毒性、结缔组织性疾病侵犯心肌所致。儿童期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多种病毒都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以肠道病毒最常见,其他的还有柯萨奇病毒B(1-6型)、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及麻疹、风疹和单纯庖疹病毒等。在我国,柯萨奇病毒B3型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症状:轻者似感冒
近年来,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多数病例在起病前1~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似“感冒”样,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悸、胸闷等不适;重者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酶学检测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可帮助确诊。
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 患儿需要多休息,尤其是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需相应进行改善心肌营养、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亦可根据病情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预后:大多较好,需多休息、防感冒
儿童时期罹患病毒性心肌炎,家长都十分担心,不仅害怕会留下后遗症,更害怕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病毒性心肌炎对患儿的影响主要与病情程度有关,起病初期若得到及时、有效、正确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患儿一般应休息3个月,医院复查。以后如果没有症状,可逐步恢复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进行体力劳动与运动。
患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与休息,尽量避免感冒,否则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复发。心肌炎若反复发作容易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孩子终身健康。
鐧介椋庢槸鎬庝箞寮曡捣鐨?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湪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