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丨像极感冒的川崎病,误诊误终身

呵呵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冠状动脉最易受累,如有没有及时诊断和诊疗,容易出现冠脉扩张,甚至冠状动脉瘤,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呵呵川崎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多,容易将其与普通感冒发热混淆,造成误诊,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呵呵首都医科医院专家李奇蕊主任,为您普及川崎病征,帮助家长们早期辨识,及时就诊。

川崎病的六大临床表现

01

发热

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02

眼红

双侧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

03

口唇改变

唇红,有干裂,有时带血痂。舌乳头突出,充血,呈草莓样舌;

04

皮疹

多形红斑,以躯干多见,可自行消退,部分伴痒感;

05

淋巴结肿大

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有触痛,表面不红,不化脓;

06

手足改变

手掌和足底部充血、潮红、手足及指趾呈硬性肿胀。恢复期出现甲床皮肤交界处特征性指、趾大片状脱皮。

专家提醒:

通常,在发热5天内,上述症状会逐渐的出现,如果家长已经全部观察到,建议立刻前医院去就诊,切勿耽误病情。

(本文由李奇蕊主任供稿)

心内科专家团队

袁越

科室:心内科

职称:副教授、主任医师

出诊:周四上午

简介:国家儿童医学(北京)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脏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药物临床试验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小儿心律失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晕厥专委会;北京医学会小儿心血管组委员。

儿童心内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川崎病、风心病等疾病诊治,各类心律失常,如早搏、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危重患儿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近年来成功完成小儿射频消融近例。国内率先开展三维标测系统在儿科射频消融术的应用。

于年在澳大利医院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一年。年意大医院研修小儿临床心血管科疾病半年。参加新加坡国际干部管理学院的干部管理培训项目。

擅长:儿童心内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对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川崎病、风心病等疾病诊治,各类心律失常,如早搏、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危重患儿的诊疗具有丰富经验。

崔烺

科室:心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年进入首都医科医院工作,致力于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十余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及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成员。擅长儿童心内科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儿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参与《实用小儿心电图学》等儿科专著的编写,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及SCI文章数篇;曾于美国纽医院心脏内科及电生理室进修学习3个月。

擅长:儿童心内科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儿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李奇蕊

科室:心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简介:医学博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员;最具影响力心血管青年医师全国十强。

一直从事小儿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于儿童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川崎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肌炎,各种类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包炎,风湿性心脏炎,晕厥,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肌损害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儿科疾病及儿科心血管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同时在各种心脏急危重症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参与多个科研课题,多次在国际及国内儿童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发言。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多部儿科书籍编写工作。

擅长:川崎病及其合并症,心律失常,心肌炎,各种类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包疾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炎(病),晕厥,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肌损害,先天性心脏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13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