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到特征性的ldquo透亮线rd

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20岁

主诉右膝关节疼痛2月余,加重1周就诊。

现病史无。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超声无。

CT/MR扫描无。

查体右膝无明显肿胀,皮温不高。

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答案解读:ACD

解析:该病例表现为围绕股骨远端干骺区骨皮质生长的骨性肿块,基底较宽,密度较均匀,与骨皮质密度接近,表面光滑,无明显的软组织侵犯以及骨膜反应,CT可见病变侵犯股骨外侧髁后缘骨皮质和髓腔。

问题二

在提供的MRI图像上,关于病变MRI表现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多选)

AT1WI呈低信号

BT1W呈高信号

CT2WI呈高信号

DT2WI呈低及略高信号

E侵犯股骨骨质

答案解读:ADE

解析:MR扫描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及稍高信号,侵犯股骨髓腔的病变较CT显示更清晰,故选择A、D、E。

问题三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MRI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

A骨化性肌炎

B骨软骨瘤

C骨髓炎

D骨旁骨肉瘤

E软骨肉瘤

答案解读:B

解析:本病例虽然表现为位于长骨附近的含有大量骨化的病变,但围绕骨皮质表面生长、并侵犯邻近骨质,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应首先考虑到骨旁骨肉瘤的可能。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手术后病理:为骨旁骨肉瘤

诊断要点

本病例特点为青年患者,慢性病程,平片和CT可见围绕股骨远端干骺区骨皮质生长的骨性肿块,基底较宽,密度较均匀,与骨皮质密度接近,表面光滑,无明显的软组织侵犯以及骨膜反应,CT可见病变侵犯股骨外侧髁后缘骨皮质和髓腔。MR扫描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及稍高信号,侵犯股骨髓腔的病变显示更清晰。虽然该病例未观察到明显的肿瘤骨与母体骨之间的特征性“透亮线”,但其他特点均符合骨旁骨肉瘤的诊断。

鉴别诊断

1)骨化性肌炎:常有局部外伤史,为自限性疾病,疼痛症状随时间推移而减轻或消失、局部肿物缩小。病变可以发生在远离骨膜或紧贴骨膜的部位,但软组织的肿块为自外周向中心的向心性钙化,典型者为环状或蛋壳状钙化,骨旁骨肉瘤则自中央开始骨化,且骨化性肌炎不会出现侵犯髓腔的情况,与该病例不符。

2)骨软骨瘤:骨软骨瘤多有蒂并呈分叶状,背离关节面方向生长,与正常骨组织相延续,可见骨小梁结构,虽然本病例可见与邻近髓腔相通,但为骨皮质破坏和髓腔侵犯,故不考虑本病。

3)其它类型表面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骨膜增生明显,可见明显放射状、针状骨膜反应;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较少见,钙化不均,恶性程度高,有时与骨旁骨肉瘤影像鉴别困难。

病例供稿:医院放射科冬冬

专家点评

骨旁骨肉瘤是表面型骨肉瘤的一种,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多见于20-40岁的患者,典型部位是股骨远端的后部。组织学上,病变由纤维基质构成,可能起源于骨膜的外层纤维,瘤内成骨较为成熟,以肿瘤中央为著。其影像表现典型,主要表现为和皮质表面紧密相连的椭圆形或圆形高密度肿块,和周围软组织易于区分,CT和MRI是判断肿瘤是否侵犯皮质和骨髓腔部分的必要方法。

本病例影像表现典型,可见包绕股骨下段干骺端生长的成骨性肿块,病变中心成骨较为成熟,局部突破皮质,侵犯髓腔。鉴别诊断如前所述,需要注意的是,因其未见特征性的“透亮线”,本病与表面型骨肉瘤中的骨膜骨肉瘤易于混淆,骨膜骨肉瘤好发于胫骨,组织学主要为软骨,肿瘤的特征包括毛刺状的钙化和无钙化的散在透亮区的不均匀肿瘤基质,相邻骨膜增厚,但肿瘤并不累及相邻髓腔,因此本病例中髓腔受累是其主要鉴别点。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柳林

参考文献

1.肖林,胡剑波,吴泽文,等.12例长骨皮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2:73-76.

2.顾翔,屈辉,程晓光.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8:-.

3.方向前,范顺武,胡丰根,等.表面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中华放射学杂志;7:48-52.

4.JelinekJS,MurpheyMD,KransdorfMJ,etal.Parostealosteos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1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