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禽腺胃肌胃炎大流行,病因现状及用药

鸡肌胃腺胃炎在我国已经流行十几年,并且危害逐步在加大。从目前看,我国仍有部分养殖者对此病认识模糊,受表象误导,致使很多养殖企业在饲养过程中,出现料肉比增高、出栏日期延长、经济效益降低等现象;也导致了家禽在患病后病难控,免疫抑制普遍存在。我们虽然每年都有引导性分析,但是,市场认识、应对策略方面仍面临堪忧。

那么,我们应如何认识此病的本质,如何让家禽料肉比降低,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呢?

一、病因确定

1.病因认识现状

在病原病因的确定上,部分行业单位和人士,在5年前仍然陷于“传染性腺胃炎”的困境中,仍认为是REV和其它病毒混感引起的;也有很多一线技术人员、经销商停留在流感病毒(AIV)、传支病毒(IBV)、体温升高引起、药物中毒引起、胃酸过多(PH值过低引起)、包括维生素缺乏引起。

事实果真是这样?从年至今,有70-80%从业人员逐步认识到了本病的本质,就是霉菌毒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腺胃炎和肌胃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解答清楚,对我们诊疗才有感悟。

2.元凶(真正病因)

1.霉菌毒素中毒

⑴玉米、豆粕等霉变广泛

玉米田间收获、脱粒、晒干、保存、运输过程粗放操作,导致玉米多个环节都受到重复霉变,因此出现我国乃至世界性玉米质量差,霉菌毒素超标现象极为严重。我们检测的黄曲霉毒素也许没有大量超标;但是,多毒素累积是严重超标的,仍达到了霉菌毒素超标的危害。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在病鸡肌胃组织、腺胃组织、腺胃分泌液内可以提取3-4株不同类型的霉菌(只)。通过培养试验,可以培养出多种霉菌菌落;其中、黄曲霉、烟曲霉、土曲霉、赭曲霉、黑曲霉污染最突出。我们同这些霉菌对食物进行污染撮合,然后喂给确定健康雏鸡,结果再采食一至两周后剖检,可以看到大量的鸡都出现了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等现象,鸡严重消瘦。

2.成品饲料霉变

成品饲料存放粗放,养户保存放霉变意识不足。根据调查,我国饲料保存时间一般定在3月左右;但是根据研究发现,饲料目前由于保存环境的恶劣、原材料玉米、玉米蛋白粉、豆粕、鱼粉、肉骨粉等霉变变质严重;导致成品料实际保存时间不能达到3个月。最常见在20天左右就发现大量饲料霉变现象;所以,建议有关机构能对目前养殖状况、环境状况,将饲料保存期给予缩短;建议使用河南奥邦药业生产的新型脱霉剂——“解百霉”,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既保留了饲料营养又能呵护肠道健康。

3.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霉菌毒素引起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普遍。其中,有多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缺乏会直接增加了肌胃溃烂的机会。(如图1-2)建议使用奥邦药业的免疫肽+多种维生素B可溶性粉来补充所需营养。

图1

图2

3.不用霉菌方向的方案为什么有效

1.根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H9病毒隐性感染率1-2%。免疫抑制病肌胃炎,可以引起接种疫苗失败,并发病的几率极高。可以说,正常鸡群中致病病毒已经普遍存在了,一旦肌胃腺胃炎发生,这些病毒就会发挥致病性,肌胃炎霉菌毒素中毒就扮演了应激因素;这个时候用抗病毒药物就可以减少死亡率、改变这些病毒引起的采食量下降。

2.霉菌及毒素污染导致饲料中维生素严重缺乏,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候,用足量的维生素制剂可以在短期内看到鸡采食量提高现象,尤其是B族维生素。

3.霉菌性肌胃腺胃炎,引起消化道黏膜严重损伤,易继发感染细菌性肠炎,尤其是肠毒综合症。所以,养户或兽医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没有刺激性抗菌药物可以看到效果。采食量短期提升,精神稍好转,拉稀减轻或粪便成型。但这是暂时的,2-3天后会再次发生。

4.遇到混感时候部分兽医用退烧药物,如安乃近等饮水,发现患群精神也会好转,采食量也会有所短期提升,于是就认为是体温升高引起肌胃糜烂、腺胃肿大。

二、流行现状

1.四季发病

从年开始,肌胃腺胃炎我国大面积流行,气温较低的冬季照样发病。发病形式多是肌胃炎,腺胃肿大较少,已成为一种流行极为广的常在病。

尽管这样,冬春秋季由于家禽呼吸道病或AI、ND、气囊炎等病的严重流行,从某种程度上说掩盖了肌胃炎或肌胃腺胃炎对家禽的危害,从业者也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控制高死亡率的疾病上,忽略了该病的存在。

但是该病引起的过料、料肉比高、料蛋比高等,始终吞噬着整体养殖利润!为什么气温很低的季节仍然发生霉菌性肌胃腺胃炎呢?其实,大家都忽略了霉菌毒素的理化特性,-℃才能杀灭霉菌毒素;-8℃能够抑制霉菌生长。因此,夏秋季霉变的饲料,其危害在冬季仍然有蓄积性中毒的机会;-8℃以上霉菌都可正常生长。

2.每年6-9月是大流行期

近10年,几乎每到6-9月霉菌性肌胃腺胃炎疾病都出现大流行,发病形式多是肌胃腺胃炎,单纯肌胃炎较少,发病率或隐性发病率机会是90%。年、年分别在6-9月份出现了龙头不敢放养,养户不敢饲养的现象,一度对我们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的威胁,白羽肉鸡尤其突出。

3.发病日龄广泛

多见于4-50日龄,1日龄发病现象也较为普遍。50-90日龄发病严重程度次于50日龄前,从病变程度、症状严重性、危害程度都弱于雏鸡。成年家禽一般多呈隐性感染,只出现轻微的生产性能下降,轻微的饲料便;这类家禽发病后往往被人忽视或否认。

4.种鸡垂直传播确定

由于霉菌毒素的不易分解的特性,因此在动物机体中可长时间储存,对动物或家禽未达到严重致病性时,毒素可通过代谢将毒素最终储存在动物或家禽的最终生产产物中,也就动物的奶、家禽的蛋,如蒙牛的“毒素奶事件”。可以说,目前我们人食用的鸡蛋也有霉菌毒素超标现象。

如果种鸡群出现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或轻微中毒情况下;鸡蛋内的毒素可以导致种鸡产蛋率下降、受精率下降、后期死胚率上升、孵化率下降;携带霉菌毒素量小的鸡蛋会孵出雏鸡,这些鸡在出壳时候出现大量的残次鸡苗,剩余没有明显症状鸡苗卖到养户家,就引发出1日龄发生肌胃炎的现象。经过我们研究,发现鸡胚在孵化的第18日就出现肌胃角质层黑色卡他性溃疡,1日龄出现明显溃疡。

5.各种家禽均可以发病

从多年来的发病规律和现状看,各种家禽都可以明显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出现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病。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日龄大禽群多表现为慢性隐性感染或中毒现象。据统计,商品肉鸡、鸭感染率发病率最高。

6.无继发感染病例死亡率低

根据调查发现,除黄曲霉毒素外,其它毒素对鸡群的致死率相对较低。只出现采食量低,消瘦、生产缓慢或停止、拉饲料样粪便等,出现感染其他病原或出现某些应激因素后发生伤亡。

三、控制现状

1.重视度不足

关于鸡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的控制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家禽养殖者面临的一个宏观、严峻的问题。如果没有科学领先的理念、措施、方法我们很难应对本病。就目前看,已经有50%兽药企业重视此病、有70%养殖集团(公司)、40%养户重视这个问题。我发现尤其是较大的养殖集团技术总监或技术团队,仍没有弄清此病的发病原因,一直停留在一些老的观念上。始终和“传染性腺胃炎”纠缠不清,造成整个集团或公司间接损失严重。

2.控制效果不理想

目前市面上控制的方法有几种:A、抗病毒药物配合健胃药;B、健胃药;C、健胃药+霉菌及霉菌毒素抑制分解剂;D、补充维生素;E、使用制霉菌药物+肠炎药物。从这些方案上看,也许都可以见到效果;但是,效果轻微,症状缓解时间短;一般停药4-5天即可复发。

3.养殖者失去对霉菌性肌胃腺胃炎或肌胃炎的控制信心

因为看不到预防、控制效果,因此手束无策顺其自然,任由发展。也因此,使各地养殖户都没有防控理念和激情。

四、给家禽生产带来的危害

1.严重免疫抑制诱发疾病难控

严重的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导致机体内T、B淋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内免疫细胞减少,直接导致接种冻干疫苗失败或效果减弱,也导致注射灭活苗后,HI抗体产生不足,抗体滴度维持较短,免疫细胞就被分解和减少。因此,导致这几年禽病难控,非健康鸡群极为普遍;也是导致接种疫苗引起发病的原因之一。

2.生产性能不达标

由于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导致生产性能严重低下。如体重不达标、均匀度低、肉质差;并且不排除肉质内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等产物,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公共生物安全。

3.导致家禽难养

肌胃腺胃炎病会减缓家禽业发展的节奏,同时会压缩或减少养殖效益。

五、有效防控措施

鸡肌胃腺胃炎是条件病,那么,要想控制本病,首先是切断或改善发病的条件。由于,宏观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霉变,任何单位和个人很难找到有效的切断和排除病因措施。所以,本病就成为一个特殊病;持续不断的发生,不能彻底治愈的一个疾病。那么,我们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减弱本病的致病性,减弱其发病率,减弱其家禽生产的危害呢?

(一)有效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尽量经常添加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脱霉菌饲料添加剂——解百霉;做好饲料原料选择和防霉变工作,成品料尽量保存科学,储存时间不能过长;饲料厂尽量将保存期进行压缩,更换原有的保质期规则。同时做好科学养殖管理,使用科学饲喂技术。

1.蛋鸡、种鸡预防:

每年6-9月份,建议每月给鸡群使用一次抑杀霉菌清除霉菌毒素药物(解百霉);其他季节可以每1.5-2个月采取同样措施一次,每次4-5天。

2.商品代白羽肉鸡预防

每年6-9月份,鸡群在2-5日龄使用抑杀霉菌分解毒素或肌胃腺胃炎类的药物(奥邦腺胃康),防止垂直传播的毒素中毒导致肌胃炎发生。然后间隔10日使用抑杀霉菌分解毒素的药物,同时尽量多使用提升免疫力的奥邦黄芪多糖粉、免疫肽等;来防止肌胃腺胃炎发生,防止免疫力低下引起免疫失败免疫发病现象。其它季节,肉鸡应该在鸡群2-5日龄采取以上同样方案,第二次在20日龄后同样方案预防1次。

3.黄鸡、肉杂鸡的预防

6-9月份,采取白羽肉鸡同意方案,以后可以间隔1.5-2个月使用抑杀霉菌清除霉菌毒素的药物解百霉,同时注意调理霉菌性肠炎的方案使用。

(二)建议控制措施?●○

1.控制原则及药物

原则:

抑杀霉菌清除分解毒素药物——解百霉或胃肠功能的修复、提升、消炎的药物——腺胃康,配合继发或混感的药物硫酸新霉素。

2.注意并发病

本病在6-9月份并发病相对少点,但是隐性感染H9、NDV、IBDV、IBV比较普遍;所以,在治疗有明显死亡率的鸡群时,尽量同时使用抗病毒类药物,最好是对胃肠没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中药提取物制剂。注意肠炎的并发感染、胃肠黏膜的保护和功能的修复。适当补充维生素会加快本病的控制效果。

临床案例

案例1:江苏客户甲10日龄小鸡,客户反应小鸡采食量不达标,还怕冷爱扎堆,几天不长料,我公司客户经理过去看了之后发现鸡群有鱼肠子粪便,刨检弱鸡发现腺胃肿胀,确定是腺胃炎后,用公司的腺胃康+硫酸新霉素连用四天,客户反应采食量明显提高,鸡群精神也明显好转。

案例2:客户乙26日龄小鸡,我公司经理去现场看的时候已经发病好多天了。大群的鸡脚杆发白发青,鸡均匀度非常差。询问客户后得知鸡群有一个礼拜都没长料,而且有减料迹象。刨检弱鸡,鸡胃内金严重糜烂,腺胃肿胀。用我公司的腺胃康+免疫肽+新霉素饮水,解百霉拌料。连用三天后客户反馈用料从原来的一天14包已经涨到了20包饲料。鸡大群精神明显好转。并在当地把我公司这边的药物进行了广泛推广。

针对腺胃炎奥邦推荐用药方案:

腺胃康+免疫肽/黄芪多糖粉+硫酸新霉素饮水,解百霉拌料

奥邦公司针对腺胃炎专属定制——腺胃康,临床用药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快拿起电话订购吧!服务-、

客户经理一次性订购69箱!

往期精选

直接点击,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1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