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瞳孔,大学问瞳孔的神经支配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小瞳孔,大学问

1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它能反映一个人心灵的活动。而对我们神经科的医生护士来说,眼睛更是观察病人颅内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瞳孔是什么样子的呢?

人的瞳孔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居于眼睛的中心,是眼睛当中最圆、最黑的那部分,如果想象不出来,可以找两个人对视,那么在对面那个人的眼睛里面能看见你自己的影像的那个黑的、圆的那部分,就是瞳孔了。

好了,知道了瞳孔的样子,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瞳孔大小谁来管?

一、瞳孔的大小及反应是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此两种神经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以控制瞳孔的变化。1.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起源于中脑的第Ⅲ对颅神经的动眼神经副核(缩瞳核),又称Edinger-Westphal核(E-W核)。从此核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最后经睫状短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管理瞳孔的收缩和瞳孔调节作用。2.交感神经:支配瞳孔的交感神经起源于广泛大脑皮质,当刺激额叶中央后回或颞上回时,皆可引起双侧瞳孔散大。发出的纤维最后由鼻睫神经和睫状长神经分布于瞳孔开大肌、上睑平滑肌(睑板肌)及眼眶平滑肌,使瞳孔散大。

二、影响瞳孔大小的因素:正常瞳孔直径在2.5-4.0毫米之间变化。影像瞳孔变化的因素有:光线强弱;注视目标的远近;年龄:少年、青年、老年、新生儿逐渐缩小;性别;人种;精神状态;屈光状态等。

2

瞳孔反应分几种?

3

二、常见瞳孔正常反应,要了解瞳孔的异常必须先了解瞳孔的正常反应。常见瞳孔正常反应有以下几种。1.瞳孔光反射:光线照射入眼或光线的强度突然增强,瞳孔立即缩小;光线强度减弱或移去,瞳孔又立即散大,这种瞳孔对光线强弱变化的反应称瞳孔反射,临床上又将其分为直接光反射与间接光反射。光线照射一眼,被照射眼瞳孔立即缩小,称之为直接光反射,与此同时,对侧未被照射眼瞳孔也缩小,后者被称为瞳孔间接光反射。2.瞳孔集合反射:双眼注视远目标,然后立即注视眼前近距离物体时,瞳孔立即缩小,先注视眼前近目标,然后注视远处时,瞳孔立即散大,这种瞳孔随着注视目标远近而发生的变化,称为瞳孔集合反应,或称瞳孔的近反应或调节反应。瞳孔集合反射有两种:①由意志支配的随意的瞳孔集合反射,如注视鼻尖时双眼集合,瞳孔收缩;②反射性的,如注视一个移动的目标逐渐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时引起的瞳孔反应。3.瞳孔闭睑反射:眼睑闭合时,瞳孔缩小;或当用手强行分开眼睑而患者企图用力闭眼时,瞳孔也呈现收缩,这种瞳孔反射称之为瞳孔闭睑反射或称眼轮肌反射。这种瞳孔的闭睑反射为一种单侧性反射,对侧瞳孔没有变化,当瞳孔光反射及集合反射均消失时,如果此反射存在,则证明瞳孔括约肌及光反射弧完好无损,临床上可利用这一反射判断瞳孔运动的下行通路有无损害。4.瞳孔三叉神经反射:当眼球的角膜、结膜或眼睑受刺激时瞳孔即缩小,称为瞳孔三叉神经反射。这种反射是双侧性的,不仅受刺激的瞳孔发生收缩,而且对侧未受刺激的瞳孔也同时发生收缩。5.瞳孔的前庭性反射: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瞳孔变化,如用冷水、热水刺激内耳迷路,或用旋转方法刺激迷路,可引起瞳孔先轻度缩小,继之散大的反应,称之为瞳孔前庭反射。6.耳蜗瞳孔反射:强烈的声音刺激时,瞳孔可以散大,这种反射是双侧性的,但受刺激侧瞳孔的反应往往更明显,这种由耳蜗神经受刺激而发生的瞳孔反应,称之为蜗瞳孔反射。7.迷走神经紧张性瞳孔反射:深吸气时瞳孔也扩大,深呼气时瞳孔缩小,这种反射是双侧性的,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称迷走神经紧张性瞳孔反射,或称呼吸性瞳孔反射。8.外展瞳孔反射:双眼向两侧方转动时,外展眼的瞳孔较内转眼的瞳孔稍大,尤其是在坚持向侧方注射约几秒钟后,瞳孔扩大更为明显,这种外展瞳孔反射,又称为Toumay瞳孔反应。9.瞳孔意识及感觉性反应:当刺激眼外身体任何部位,以及兴奋、恐惧、激动等情绪改变时,均可引起瞳孔扩大,这种瞳孔反应称为瞳孔的意识及感觉性反应。

谁会导致瞳孔变?

三、引起瞳孔改变的病因:除眼部疾病可引起瞳孔改变外,神经系疾病常可导致一些明显的瞳孔运动障碍,临床根据其损害的部位不同而分为传入性和传出性障碍两大类,后者又可因受损的神经不同而分为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及病因不明3种类型。仔细分析这些瞳孔运动障碍,常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及鉴别诊断。1.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①单侧眼球或视交叉前神经病变,有黑朦性瞳孔强直、MarcasGunn瞳孔;②视交叉病变;③视束病变;④外侧膝状体至顶盖前区病变;⑤中脑顶盖前区病变;2.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①副交感神经病变;②动眼神经病变;③交感神经病变;④强直性瞳孔;⑤交感神经麻痹所致瞳孔改变;3.常见的脑部病变所致瞳孔改变:①桥脑病变;④延髓背外侧部受损;⑤昏迷患者瞳孔改变;4.药物及毒物中毒瞳孔改变: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②急性安眠药和镇静药中毒;③急性乙醇中毒;④毒蕈碱中毒;⑤食物中毒;5.其他原因所致瞳孔异常:①虹膜震颤;②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③周期性交感神经痉挛:④类固醇所致瞳孔改变;⑤钙、镁离子瞳孔改变;6.药物瞳孔试验的病变定位诊断:①缩瞳药物;②散瞳药物;③全身麻醉药物对瞳孔的影响;

4

瞳孔异常细分析!

五、瞳孔异常分析

(一)瞳孔扩大1.单侧性麻痹性-----动眼神经麻痹所致痉挛性-----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2.双侧性生理性-----深吸气、阴暗处、情绪紧张、激动时、思虑眼病--------近视眼、青光眼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血肿、颅脑外伤、四叠体区病变、中脑病变、昏迷、视神经脊髓炎、癫痫发作、大脑炎、煤气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药物性------阿托品类:阿托品、后马、优卡、托品酰胺等;肾上腺素类:E、苯肾(新福林)、麻黄素;交感神经末梢递质(NE)阻断剂:可卡因精神性-----剧痛、忧郁、焦虑、恐惧、暴怒(二)瞳孔缩小

1.单侧性:

麻痹性-----交感神经痹所致a.颈部及纵隔病损b.脊髓病损:脊空征、肿瘤、出血,颈段脊髓炎或蛛网膜炎c.颅内病变: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延髓肿瘤、空洞症、三叉神经旁综合征痉挛性-----动眼神经受刺激引起眼外伤、眶上裂病变、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海绵窦炎2.双侧性生理性-----深呼气、脑力劳动、睡眠时瞳孔、更年期眼病--------眼外伤、感染、眼压低、远视眼、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神经系统疾病-----脑桥出血、肿瘤或损伤、丘脑下部损伤、视丘出血、脑室出血、神经梅毒、下丘综合征药物性------拟胆碱能药:匹罗卡品;中枢抑制剂:吗啡、冬眠灵等;胆碱能药:甲酰胆碱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或依色林、新斯的明;有机磷中毒其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蘑菇中毒、尿毒症(三)双侧瞳孔不等征

1.双侧不等大a.眼科:虹膜炎、角膜炎、睫状体炎、眶内蜂窝织炎b.神经系统:颅血管病、颅脑外伤、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神经炎、线立体脑肌病、脑炎、偏头痛发作期c.其他:白血病、甲亢、颈部肿瘤、肺及纵隔肿瘤2.双侧不等圆a.眼科:眼外伤、青光眼、虹膜脱出或粘连、眼内肿瘤b.神经系统:颅血管病、颅脑外伤、颅骨骨折、脑炎、脊髓痨、下丘脑综合征、虹膜发育不全、颅高压综合征c.其他:淋巴瘤、败血症、主动脉弓扩张症3.双侧瞳孔多变症严重脑外伤、脑干病损、各种疾病的恶化、病危期、临死期(四)、常见的几种异常瞳孔

1.黑朦性瞳孔:

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仍存在。如为单眼,则病侧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尚存。健眼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视神经病变。2.双颞侧偏盲性瞳孔:

双颞侧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存在。常见于:视交叉正中病变3.双鼻侧偏盲性瞳孔:

常见于视交叉外侧病损4.偏盲性瞳孔强直:

病损同侧眼瞳孔的鼻侧对光反射消失,病损对侧眼瞳孔的颞侧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视束损伤、Wernick反应或Wernick瞳孔5.阿-罗瞳孔:阿--罗氏瞳孔为神经梅毒的特有体征。系光反射的经路受梅毒病变(尤其是脊髓痨)的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与中脑动眼神经核前方之中间神经元附近病变有关。阿-罗氏瞳孔除见于神经梅毒外,尚可见于其它疾病,谓之假性ArgyllRobertson氏综合征。常见病因有:影响到中脑的外伤;眼球或眼窝部外伤;中脑被盖部肿瘤,如四叠体、松果体、第三脑室、导水管部的肿瘤;脑血管病(中脑部软化灶)和多发性硬化等。6.反阿-罗瞳孔:反阿-罗瞳孔表现为调节辐辏反射消失而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与阿-罗瞳孔相反。7.绝对麻痹性瞳孔瞳孔各种反射全部消失或完全瘫痪固定。8.Horner综合征: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9.强直性瞳孔(Adie瞳孔):Adie瞳孔又称强直性瞳孔、精神性瞳孔强直,本征由英国Adie()首先描述。该征50%见于女性,发病年龄20~40岁,单侧多见(80%)。患眼瞳孔散大,直、间接瞳孔对光反射完全消失或近乎完全消失,在暗室15~30min后,瞳孔可缓慢的更散大一些,再用强光照射时,瞳孔又极缓慢的缩小,集合反应消失。调节作用损害不重,也有一些患者同时伴有调节障碍。10.反拗瞳孔(奇异性散瞳):瞳孔对照光不缩小反而扩大。常见于:头颅骨折、肉毒中毒、神经煤毒、四叠体肿瘤、结核脑11.交替性瞳孔:单侧瞳孔扩大和缩小交替发生。常见于:动眼神经麻痹后的恢复期及多发性硬化12.MarcusGunn瞳孔现象:多为先天性,也有后得者,也有家族性者。女性多于男性,后得者可始于任何年龄。有的为暂时性,有的长期存在。13.Huntchinson瞳孔:病侧瞳孔先缩小后扩大。常见于:颞叶沟回疝的全程。14.集合性瞳孔强直:双眼球集合时,瞳孔不缩小,而对光反射正常。常见于:脑桥中枢至瞳孔收缩核之间径路病损15.跳动性瞳孔(瞳孔震荡):为肉眼可见双侧瞳孔持续性张缩和摆动,有节律性但不规则,且与光线照射、集合运动等意识感觉刺激无关。常见于:偏瘫、多发性硬化、脑膜炎、癫痫、脑梅毒、神经症、精神病患者。

5

小瞳孔大作用

怎么样,瞳孔虽小,学问很大,大家对瞳孔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们在观察瞳孔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想到几种病变了。

脑重症福音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zlsd/12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