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作为一种闭合性的手术,其安全性和有效程度取决于术者对疾病的主观认识和施术部位解剖位置的掌握程度。因此针刀疗法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水平的参差不齐,产生副作用和并发症的机率大大增加,有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如肌腱断裂、神经损伤、气胸等等。为了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针刀可视性研究是有必要的。全面查阅现有针刀疗法的可视化方案,主要是依靠X线、CT、MR、超声等影像学手段。
X线
目前大多数医生利用X线引导针刀操作,X线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缺点是仅仅针对骨结构显像,对肌肉、肌腱等软组织不显像,仍需要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金泽明等以C臂为导向,利用针刀松解腰神经后侧支治疗腰腿痛,有效率%,治愈率90%。徐希云等探讨C型臂X线下针刀穴位松解,治疗脊柱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并总结其经验,其中临床治愈72%;显效22%;有效3%;无效2%,总有效率98%,无并发症出现。孙立国等利用C型臂x线定位下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结果71例治愈;10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占96%。李先勇等借助C型臂定位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孙振洪等采用C臂X线下针刀钻孔减压治疗跟骨高压症64例,结果:32例痊愈,27例好转,5例无效。汪巍等采用C臂X线机引导针刀治疗非骨性腰椎管狭窄症37例,经1年随访,优23例,占62.2%,良8例,占21.6%,可4例,占10.8%,无效2例,占5%。瞿群威[8]采用X线片辅助定位下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例。结果痊愈97例,显效51例,有效20例,痊愈显效率88.1%,总有效率%。高阳侠等X线定位下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闫汝萍等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X光监视,使针刀准确到达病变髋关节腔和骨髓腔,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费用低,易于推广。范茂龙利用透视下痛点阻滞与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将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在透视下采用小针刀加痛点阻滞法,对照组46例,采用镇痛液局部痛点阻滞。,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5);复发者治疗组1例(1.3%),对照组组12例(26.0%),治疗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P0.05)。
CT
CT的优点是可以对肌肉等软组织显像,缺点是辐射强,消费高,不利于普及。肖新华在CT引导下用针刀对腰骶神经根进行松解加周围阻滞的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骶神经根痛,疗效较普通保守治疗有明显提高,疗程有明显缩短。阮宜骏利用CT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得出CT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在治疗AS方面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的结论。王永喜CT引导下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96%。乔晋琳等CT引导下改良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症患者34例,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2%。
MRI
MRI的优点为可以准确显示软组织成像,缺点为成本较高,且针刀为金属,无法直接引导进针过程。李邦雷等根据MRI定位结合临床查体判断病变部位,进行小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治愈42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4%。邓翔等发明一种磁共振成像MRI兼容针刀,所述针刀身和针刀头由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所述顺磁性金属材料之上涂覆有一层反磁性金属材料涂层。由于所述反磁性金属材料涂层可以抵消外加磁场对所述顺磁性金属材料的磁化作用,因而所述顺磁性金属材料就不会导致磁共振设备的磁场畸变,同时也不会在扫描图像中产生伪迹。并且,由于所述顺磁性和反磁性金属材料均是由金属元素构成,因此可以保证所述针刀身和所述针刀头的机械特性,从而满足针刀手术的要求。
超声
超声的优点是可以实时监控运刀过程,能够发现物理检查和X线不能查及的软组织损伤,成本低,对医患均无伤害,利于推广。王斌利用针刀松解治疗骨化性肌炎3例,其中2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观测到进针全过程,提出针刀松解最好在B超引导监测下进行,避免损伤血管神经。颜昌洲报道超声波导引针刀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得出以下结论,1.超声引导下可使治疗更加充分,不会遗漏病灶点,不容易复发。2.超声引导可使治疗更加准确,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3.超声引导可以有效减少针刀治疗的次数。朱磊等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设备以及一种图像捕捉方法。该发明通过向针刀的刃部所在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将超声波反馈信号转换为超声波图像并通过显示电路输出,从而实现了对针刀的图像捕捉,实现了针刀可视化。而且,该发明的超声波设备通过测量针刀的偏转角度并相应地调整所发射的超声波束的照射方向,使得超声波束的照射方向偏向针刀的刃部的运动方向。本发明能够保证针刀的刃部始终处于超声波所产生的能量带中,进而使得针刀刃部始终出现在超声图像中,进一步提高了针刀可视化的稳定性。
其他
陈凯等利用MicronTracker双目视觉导航仪,结合中医针刀和计算机辅助手术三维导航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针刀视觉导航系统。介绍了针刀系统的系统结构,综合分析了系统设计、操作过程中保证操作安全等方面的一些新方法,如利用基于ICP算法的特征点云配准技术对术前CT图像与术中实际空间的配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可视化工具包VTK实现了手术路径的规划,辅助医生进刀;同时通过采用一些安全策略,保证医生手术的安全性。张莉等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针刀治疗的针刀定位系统,包括X光机、视频跟踪装置、计算机及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图像控制操作软件构成。X光机成像装置采集图像后,其图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内,经图像控制处理系统处理后,为针刀治疗过程的可视化提供了图形基础,具有视频跟踪装置的定位仪采集到标志点位置和针刀位置,通过配准可以正确地显示针刀在个体化三维模型中的运行轨迹,最终实现针刀治疗过程的可视化。本发明综合利用了医学、机械学、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等多门学科技术,解决了人体三维成像个体化和利用单幅图像实现针刀治疗过程位置跟踪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针刀治疗过程的可视化,在尽量不增加医疗费用的前提下,较为显著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盲视,提高了针刀治疗的手术安全性。贺桀结合当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将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针刀医学中,为针刀手术提供一套强大的软件分析、处理系统,实现针刀手术过程中的病灶分析、手术规划、手术导航和虚拟手术。该文对可视化针刀的关键技术:医学图像预处理、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可视化以及医学图像配准算法进行研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可视化针刀辅助诊断和虚拟手术系统。
综上所述,针刀疗法的可视化在临床已有开展,主要采用X线、CT与超声3种手段,应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跟骨高压症,腰椎管狭窄症,颈型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梨状肌综合征,盘源性腰痛,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腰神经后支卡压症,骨化性肌炎,肱骨外上髁炎等疾病。还有许多可视化方案仍处于理论阶段,但也已经申请专利并公开,针刀疗法的可视化进程正在日趋发展。
尽管针刀疗法是否需要实现可视化仍存在争议,但种种数据表明,针刀实现可视化有以下优点:1.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副作用与并发症。2.可以使治疗更加充分,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病程。对于针刀疗法的推广与普及,可视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针刀医学网:一个有思想的针刀知识分享平台
杜杰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郑华国治白癫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