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谣言在网络上传播,谣言称:“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发现肺部有大量痰栓,痰栓导致缺氧是死因。”
另外,他们还称:“痰栓出现是因为使用了呼吸机,应该改用吸痰机。”
虽然网上已有权威专家站出来辟谣,但关于“痰栓”的处置方法及新冠肺炎治疗措施选择,医学界多有议论。
对此,冯缤等专家3月5日在《今日药学》发表论文《基于COVID-19“痰栓”本质的治疗思考》。
南方医医院的冯起校主任医师作为该论文作者之一,就痰栓的本质以及新冠肺炎的核心治疗措施等焦点问题进行了一一剖析,快跟家医君一起来了解一下。
冯起校
本期医生南方医医院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肺部肿瘤、胸腔积液、支气管胸膜瘘、慢阻肺、哮喘的诊治。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胸膜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海医会肺病现场评价培训基地主任,医院学会呼医院工作组副组长,广州抗癌协会介入呼吸病学主任委员,中华呼吸病学会介入肺脏病学全国委员,国家卫健委四级呼吸内镜技术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一、什么是痰栓?痰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排出困难,导致分泌物在支气管长时间停留而形成的黏液栓子。
实际上,痰栓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医学术语,而是一种习惯用语。
它的主要成分为炎性因子、炎性细胞、粘蛋白物质和病毒包涵体等。痰栓并不是脓痰,在痰栓的黏液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粘蛋白。
对痰栓本质的认识,是对其处置方法和药物选择的重要前提。
二、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栓如何产生针对谣言,刘良等专家解释,痰栓是由肺部黏液病变形成,属于疾病损害后的病理过程,并非使用呼吸机导致。
最近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其共同特点为:肺部切面内可见大量粘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并可见纤维条索。气管腔内见白色泡沫状黏液,支气管腔内见胶冻状黏液附着。
实际上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的病变严重,但其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
由于病毒复制,导致机体做出免疫应答,这种应答的表现结果就是形成肺部黏液。所谓“白肺”就是病毒大量复制,肺间质渗出导致。
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干咳,而不是咳痰。
临床上,新冠肺炎患者的大气道一般都很干净,几乎看不到大气道及其粘膜的异常改变。说明痰栓应该发生于呼吸性细支气管中,即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这些部位正是新冠肺炎的发生场所,它们既有通气功能又有换气功能,且没有黏液分泌功能极强的杯状细胞分布。
专家表示,支气管和肺部合并其他感染时,也可以表现为痰栓样改变:细菌性肺炎会产生砖红色胶冻样痰,真菌性肺炎会产生灰白色胶冻样痰。
但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肺炎,一般同时有明显的大气道和支气管改变,且管腔内有较多痰液及分泌物,多为局部化脓性改变,极少像新冠肺炎那样呈弥散性纤维素、浆液或黏液样表现。
三、痰栓是导致新冠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新冠病毒对身体的各个脏器都可能造成损伤。
专家们指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不仅仅是因为痰栓,休克、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暴发性心肌炎、肾功能衰竭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最近,医院龚作炯教授对25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可能是加快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患者死亡前CRP(C-反应蛋白)和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指标升高,表明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存在严重的炎症级联反应。
因此,并不是解决了痰栓,就解决了新冠肺炎。加之痰栓的危害与痰栓的大小、数量、发生的部位等有关。
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痰栓导致治疗困难、病情加重的患者,需要尽快处置痰栓。
冯起校等专家指出,痰栓在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现有的临床观察及研究结果,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突出特点为小气道中黏液多、黏稠度高,阻碍气道通畅,导致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加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四、祛痰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都没能找到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也不意味着人类对病毒束手无策。
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已知的药物如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均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使用。
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来说,进行氧疗和人工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而黏液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利于氧气有效抵达肺泡,且痰栓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病人死亡。
临床上会采用吸痰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或者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等多种方法来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和分泌物。
冯起校等专家提出,祛痰药能改变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滞度,大剂量还有抗ARDS作用。
五、祛痰药的选择常用的祛痰药包括以下四大类:恶心祛痰药、刺激性祛痰药、粘液溶解剂、其他祛痰功效的药物。
其他祛痰功效药物包括第一代抗过敏药物、红霉素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等。
冯起校等专家认为,就新冠肺炎的治疗来说,粘液溶解剂对更为合适。其中,氨溴索盐酸盐与乙酰半胱氨酸对新冠肺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氨溴索盐酸盐作用包括:溶解粘液、粘蛋白作用外,还可以加强呼吸道内的纤毛运动,使痰液更容易排出。另外,大剂量的氨溴索还具有抗ARDS作用。
因重症新冠肺炎合并感染的机率高,这些病人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活跃,更是这类药的适应症。
但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应禁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乙酰半胱氨酸和氨溴索作用效果相似,它可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浓痰难以咳出的症状,但是与氨溴索的作用原理不同,乙酰半胱氨酸可以使粘稠的痰液断裂。
最后,祛痰药是对症治疗药物,是“治标”手段,并不是说清除痰液肺炎就好了。
新冠肺炎治疗的根本还是清除病毒,要做到“标本”兼治。
参考资料:
[1]《基于COVID-19“痰栓”本质的治疗思考》.今日药学.知网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法医学杂志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4]“痰栓清理师”:危重患者肺部经两天纤支镜清洗后接近正常.澎湃新闻
编辑:苏婷
本期话题互动
如果平时咳嗽有痰,你是怎么祛痰的?来“留言区”说说吧。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养生保健知识,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使用,看权威专家的专业解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在线(r-online)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