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由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因素所引起,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主要症状为胸部发作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安卧。胸痹病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心绞痛,胸痹重症相当于西医学的缺血性心肌梗死。其它疾病如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的,也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本病与心包经、小肠经、任脉以及肺、脾、肝、肾等密切相关。罐疗相关经络穴区,可以直接祛除风寒湿火、瘀滞痰毒,疏通经络气血,扶正气和阴阳,促进本病好转,深度改善相关功能状态。
心肌炎是全身各种疾病在心肌的炎性表现。病毒、细菌等感染,化学、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初起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出现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者高达70%-95%。心肌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悸、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少数患者会昏厥。重度心肌炎会发生心力衰竭或休克。
基本应用1、主要穴区:巨阙、心俞、膻中、内关、神门、曲池、合谷。
2、主穴意义:巨阙、心俞俞募相配,调心气、化瘀血;气会膻中,以行气活血;内关是心包经络穴,能活血通络而止痛;神门为心经原穴,补益心气。合谷、曲池疏散风热。
3、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辨证应用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调心包经、任脉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选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应用:罐疗本病主要穴区。同时,胸部憋闷者,加气海、通里;乏力、腹泻,加脾俞、足三里;发热,加外关、胆俞。
注意事项1、预防感冒,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证睡眠和休闲,避免过度劳累。
3、修炼心性,涵养品德,戒怒戒躁,保持平和、欢悦、积极和宽厚的情志状态。
4、注重和坚持全身经络气血的疏理与疏通,根本改善和提升人体的自净、自控和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