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湿病查不出原因

有一句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如果一个人在老年时期患有风湿病、骨关节病,就会显得格外衰老,走路“慢三拍”,坐下、起来都不方便,甚至呲牙咧嘴,痛苦呻吟,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他不仅擅长脉诊,开创了妇科、儿科,还“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成了最早的老年病医生,尤其擅长骨关节病的诊治。“痹”就是闭塞不通,也是风湿病、骨关节病最显著的特征。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痹证》说:“痹证是指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风、寒、湿、热、瘀、痰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是其基本病机,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者,易从阳化热,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多从阴化寒,成为风寒湿痹。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血脉,流注关节,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耗伤气血,可损及脏腑。本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等;②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③骨骼退行性变,如骨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④晶体性疾病,如痛风、假性痛风等;⑤感染因子相关性疾病,如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⑥其他疾病,如纤维肌病、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症以及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节、骨病等。风湿一词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骼出现的慢性疼痛,这种症状除出现在各种风湿病外,也可能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或一些尚不明原因的情况。

由上可见,中医的痹证与西医的某些风湿免疫病相类似。

临床经常遇到周身单个或多个关节或肌肉酸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者,每因气候变化、着凉受风,或居处潮湿、劳作、劳累等发作或加重,到医院就诊,要求检查是否为风湿病。但据临床统计,50%~70%的患者经风湿类检查(如风湿四项:抗链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未见异常。

风湿病为什么化验检查不出来呢?如果查不出来的话,是否就是亚健康?

风湿病相当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风湿一词,中医指病因而言,即感受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如久居潮湿之地、从事潮湿劳作、汗出当风、着凉受风、冒雨涉水等,从而出现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及骨骼的慢性疼痛。但在民间,很多百姓对医学的认识是源于中医的理论和中医的名词术语。因着凉受风、从事潮湿作业、劳累或气候变化等因素,出现了周身肌肉、筋脉或骨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功能障碍,或疼痛部位游走不定等,这就是风湿或称风湿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也可找到答案。如《素问·痹论》所云:“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传统中医治疗此类痹证没有风湿性检查,现在倡导中西合参,现代中医学者多主张作风湿类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但临床上有时真正患痹证的人风湿四项检查未必都是阳性结果。

风湿四项检查包括抗链“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血沉,若检查结果阳性可为诊断风湿病提供确切的证据,但若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风湿病。为什么呢?下面先了解一下这四项检查。

抗链“O”(ASO):全称为抗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其数值增高表示近期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于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另外,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链“O”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某些过敏性紫癜等病人。在风湿病活动期中有60%~80%的病人抗链“O”值增高,另外20%~40%的病人则为阴性。

类风湿因子(RF):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只有约70%的人显示为阳性,另外约30%的人则为阴性。临床观察发现,有些指(趾)关节明显肿胀疼痛甚至畸形的病人,RF检查结果未见阳性。另外,RF阳性也可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寄生虫病、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中。

C反应蛋白(CRP):为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之一。CRP值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感染、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器官移植急性排斥等。一般来说,细菌性感染CRP值升高,非细菌性感染不升高。风湿热活动期CRP值升高,稳定期不升高。

血沉(ESR):是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血沉增快在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炎症性疾病,而在患风湿热、结核病时,血沉可明显加快。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固醇增高等血沉亦见增快,因此一般情况下无特异性。

了解完这四项检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类风湿患者查不出原因了。所以对于这种因为仪器未能查出病来的风湿患者,不是亚健康,是病态。所以绝对不能因此而否认患有风湿类疾病而放弃治疗。

地址1: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幸福一村55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办公楼室

地址2: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大街1号领秀大厦B座室

-5711365415207646

-

网址:







































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康复来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cwkh.com/hlzs/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