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老年人群一年1—2次的健康体检,可以有效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调整,及早的排除易发的慢性疾病。
许多人参加健康体检后,对结果非常关心,但是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常见的各种指标、检查结果等,却是一头雾水。
甘油三酯、中性粒细胞比率……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升高或降低代表什么?现在就为您一一解答。
一、肾功能检查1血尿酸↓偏低: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等。
↑偏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原发性痛风、多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
2血肌酐↓偏低:老年人、消瘦者血肌酐会偏低,一旦上升,要警惕肾功能减退可能。
↑偏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3尿素氮↓偏低: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
↑偏高: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水肿,脱水等症状。
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1白血球(WBC)↓偏低:说明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
↑偏高:说明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则有可能跟血液病有关,医院血液科做进一步检查。
2红血球(RBC)↓偏低:可能会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
↑偏高: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3血小板(PLT)↓偏低:血小板减少或会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或疾病。
↑偏高:血小板增多或会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三、血酯四项检查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1总胆固醇(TC)↓偏低:或会存在甲亢;严重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
↑偏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各种高脂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类脂性肾病、糖尿病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
2甘油三酯(TG)↓偏低:低β-脂蛋白血症或无低β-脂蛋白血症;严重肝病、吸收不良、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偏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症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雄激素等。
↑偏高: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低: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
↑偏高:过高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减、肾病综合征、肥胖等。
四、血糖检查血糖检测是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1空腹血糖(FBG)正常:3.9~6.0mmol/L
↓偏低: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可能反应有低血糖、糖代谢异常等症状。
↑偏高: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可能有糖尿病、肝硬化、胰腺炎、等
五、肝功能检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对肝脏的检查是腹部B超检查的重点部位之一。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0-40U/L
↑偏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1.7---20.5umol/L
↑偏高: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等。
3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值:0-6.8umol/L
↑偏高: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4间接胆红素(IBIL)正常参考值:2-14.2umoI/L
↑偏高:溶血性黄疸
六、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重点除了上面这些常规体检,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增加不同体检项目。
20岁:重点查传染病20来岁是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时期,年轻人一般刚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体检重点:肝功五项和血常规,胸部X光(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
30岁:及时排查血糖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30岁时都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在30几岁的人身上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
体检重点: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不要仅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
40岁:心血管指标检查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
体检重点:建议40岁以上人群要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血糖的指标,防微杜渐。
50岁:骨密度和肠健康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易骨折等,考虑是骨质疏松。还应白癜风症状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